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环境工作座谈会,主要目的是回顾总结今年以来我局环境工作的成效与不足,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效能、开创工作新局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全面的部署。刚才,局的同志汇报了前一阶段的工作情况,几位同志也结合自身岗位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谈了问题、提了建议,听了很受启发。
总的来看,今年以来,面对艰巨繁重的生态环境保护任务,我们的队伍展现出了不畏艰难、敢于碰硬的“环保铁军”本色,在严格与优化服务两个战场上协同作战,啃下了一批硬骨头,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在此,我代表局组,向奋战在一线的全体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新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我们必须以“队伍强、素质高、规范”为核心目标,推动我市生态环境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强基固本,铸魂赋能,锻造一支掌握前沿科技的 ……略…… 拥有了海量的监控数据,关键在于如何用好、盘活这些数据。我们要加快建设统一的非现场监管与精准平台,实现各类监控数据的归集共享与深度融合。要成立数据分析专班,加强对海量、多源数据的智能研判,通过AI模型算法,自动识别异常信号、预警环境风险、筛选违法线索。要建立健全从线上预警到线下核查的快速响应与联动机制,一旦非现场监管系统发出警报,人员能够迅速响应、精准出击、依法查处彻底改变过去“大海捞针”式的窘境,实现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靶向治疗”和“外科手术式”打击。
二、优化方式,提质增效,争当服务发展大局的“先锋”
既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处罚,而是通过推动企业履行环保主体责任,实现区域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优化方式,提升效能,在严格监管与优化营商环境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第一,要深化协同联动,构建齐抓共管的“大环保”格局。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复杂,单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往往事倍功半。我们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强化协作意识。对内,要打破科室壁垒,加强局内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形成监管合力。对外,要主动加强与公安、检察、法院、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以及各板块、各街道的沟通联动,建立常态化的联席会议、信息通报、案件移送和联合机制,实现“查处一案、震慑一片、教育一方”的综合效应。放眼全球,应对跨国界的环境挑战,国际合作已成为重要趋势我们更应在区域协作上迈出更大步伐,共同应对流域性、区域性的环境问题。
第二,要推行差异化监管,实现对守法企业的“无事不扰”。资源是有限的,必须用在刀刃上。我们要全面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并将非现场检查方式正式纳入年度计划。更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为基础的差异化监管机制。对于那些环境信用良好、管理规范、被纳入正面清单的企业,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现场检查频次,真正做到“无事不扰”,让他们安心经营、专心发展。反之,对于那些有过环境违法记录、环境风险等级高、群众投诉集中的企业,则要加密监管频次,加大力度,通过精准有效的监管倒逼其整改提升。
第三,要坚持宽严相济,探索包容审慎的“柔性化”路径。严格是我们的法定职责,但不等于“一罚了之”。我们要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环境治理经验,推动理念从单纯的命令-控制型向激励与服务并重转变。要全面落实“首次免罚”清单制度,对于企业非主观故意的轻微环境违法行为,特别是首次违法且未造成明显危害后果的,可以优先适用警示告诫、行政约谈、指导帮扶等柔性方式给予企业自我纠错的机会,体现的教育功能和人文关怀。同时,要充分发挥我局环保自查自纠服务平台的作用,畅通与企业的沟通渠道,主动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环境管理水平和污染治理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
第四,要站稳人民立场,破解群众关切的“老大难”问题。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准。环境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发现环境问题线索的重要来源。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初信初访的办理工作,力求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核查、第一时间解决,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坚决防止因处置不当、不及时而引发重复、越级。要鼓励和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环境监督探索建立环保部门与法院、司法部门的环境纠纷联合调解机制,运用多元化的手段化解社会矛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三、正风肃纪,淬炼担当,打造一支人民信赖满意的“铁军”
队伍的和纪律,是这支队伍的生命线。一支纪律松弛、漂浮的队伍,绝不可能有强大的战斗力,更谈不上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我们必须以最坚决的态度正风肃纪,以最严格的标准锤炼队伍,着力打造一支坚定、业务精通、过硬、清正洁的生态环保铁军。
第一,要筑牢思想根基,永葆忠诚干净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