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要求,总结我市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工作情况,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激发全市创业活力,促进高质量创业。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各县(市、区)人社部门分管领导,以及部分创业园区、企业代表和创业导师。刚才,X县、区和创业园区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认真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工作成效,坚定推进创业资源对接服务的信心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创业工作,将创业资源对接服务作为促进创业就业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我们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构建了具有X市特色的创业服务体系。比如,X市创业就业赋能中心,作为全省首个全链条、集成式创业就业综合服务实体,集政策发布、项目孵化、资源对接、导师指导、融资服务于一体,为创业者提供了“一站式”服务。自成立以来,累计服务创业者超3000人次,其中大学生460人,组织创业培训554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超4亿元,政策申报效率提升60%以上。同时,我们还在各县(市、区)设立了8家赋能中心,初步 ……略…… 了解、不熟悉,导致政策知晓度不高。同时,在政策落实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环节不够优化、审批流程不够简便等问题,影响了政策的落实效果。例如,一些创业担保贷款申请审批时间较长,不能及时满足创业者的资金需求。
(三)创业资源整合不够充分
目前,我市创业资源分布较为分散,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共享机制。不同部门、不同机构之间的创业资源未能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导致创业者在获取资源时面临诸多不便。比如,创业场地资源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一些优质创业项目因找不到合适的场地而无法落地。
(四)创业服务精准度不够
虽然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创业服务,但针对不同_、不同阶段创业者的个性化需求,服务的精准度还不够。例如,对于高校毕业生创业,缺乏专门的创业指导和培训课程;对于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在项目对接、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服务还不够到位。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动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为契机,围绕创业者的实际需求,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全力做好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工作。
(一)强化信息对接,破解创业信息孤岛
一是完善创业信息平台建设。要进一步整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方的创业信息资源,打造一个全市统一的创业信息平台。该平台要涵盖“四清单两名录”的全部内容,并及时更新和发布,为创业者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查询和对接服务。例如,我们可以借鉴X市的经验,开发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让创业者随时随地都能获取所需的创业信息。二是加强创业信息宣传推广。要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创业政策、创业项目、创业成功案例等信息,提高创业信息的知晓度和覆盖面。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开设创业专栏或专题节目,定期发布创业信息;同时,还可以组织创业政策宣讲团,深入高校、社区、企业开展政策宣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创业政策和创业信息。
(二)优化场地对接,拓展创业发展空间
一是加大创业载体建设力度。要鼓励和支持各类主体建设创业园区、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业载体,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创业场地。特别是要结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创业载体。例如,X县可以依托当地的农业资源优势,建设农业科技创业园区,吸引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开展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创业项目。二是提高创业场地使用效率。要建立创业场地动态管理机制,对闲置的创业场地进行清理和整合,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同时,要加强对创业载体的考核和评估,对运营效果好、服务质量高的创业载体给予奖励和支持,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整改或淘汰。三是开展创业载体开放观摩活动。要定期组织创业者参观创业园区、众创空间等创业载体,让他们实地了解创业场地的环境和设施,促进创业项目与创业场地的有效对接。
(三)落实政策对接,助力创业项目落地
一是加大政策宣讲解读力度。要组织专门力量,对我市出台的创业扶持政策进行深入解读,形成通俗易懂的政策解读材料。同时,要通过举办政策培训班、座谈会、线上直播等形式,向创业者详细讲解政策的申请条件、办理流程、扶持标准等内容,让创业者能够准确把握政策。例如,我们可以针对高校毕业生创业_,举办专门的政策宣讲会,重点讲解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二是优化政策审批流程。要进一步简化创业政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政策审批效率。例如,对于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我们可以实行“一站式”审批服务,将人社、财政、银行等部门的审批环节整合在一起,让创业者只跑一次腿就能完成贷款申请。三是加强政策跟踪服务。要建立政策落实跟踪机制,对已享受创业政策的服务对象进行定期回访,了解政策的落实效果和创业者的需求,及时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要根据政策实施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创业政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深化融资对接,解决创业资金难题
一是组织“政企银担”交流活动。要定期举办“政企银担”对接会,邀请部门、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和创业者参加,搭建政银企担沟通合作的平台。在对接会上,金融机构要介绍最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业者要介绍自己的创业项目和资金需求,通过现场交流和对接,促进金融机构与创业者之间的合作。例如,我们可以每季度举办一次“政企银担”对接会,每次对接会确定一个主题,如“科技创新创业融资对接”“农村创业融资对接”等。二是扩大投融资对接服务渠道。要积极引导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社会资本参与我市创业项目投资,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融资选择。比如,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