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_关于基层治理和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总结我市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支撑。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领导,各县(市、区)相关负责同志,以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刚才,部分县(市、区)和部门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意义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引领基层治理,是部署的重大任务,对于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引领基层治理,健全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组建社会工作部,成立省、市、县三级社会工作部门,充分体现了和各级抓深、抓实、抓紧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从我市实际来看,基层治 ……略…… 多的村庄变得干净整洁、美丽宜居。
(四)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帮扶监测,完善帮扶体系,提升帮扶质效。我们走访了大量脱贫户和监测户,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时解决问题。全市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人数达到万人,帮扶措施落实率达到%。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等多种方式,脱贫户人均收入从年的元增长到了年的元,增长了X%,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三、正视存在问题,找准引领基层治理的努力方向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部分基层组织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
一些基层组织存在软弱涣散现象,组织力和凝聚力不强,对基层治理的领导作用发挥不明显。部分组织缺乏担当精神和创新意识,惯于按部就班,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基层治理的要求。据统计,在去年的基层组织考核中,仍有X%的基层组织考核结果为“一般”或“较差”,这些组织在推动产业发展、服务群众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二)乡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瓶颈
尽管我市有部分村庄的集体经济发展良好,但仍有不少村庄存在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一些村庄资源匮乏,缺乏合适的产业项目,发展思路不清晰;有的村庄虽然有资源,但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利用,资产闲置浪费现象较为突出。目前,全市仍有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万元,占比达到X%,这些村庄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面临较大压力。
(三)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有待提高
基层治理网格虽然已经建立,但部分网格作用发挥不充分,存在网格员职责不清、工作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在服务群众方面,还存在对群众需求了解不及时、解决问题效率不高等情况,一些民生实事办理质量不高,群众满意度有待提升。例如,在去年的群众满意度调查中,关于基层治理服务方面的满意度仅为X%,其中涉及网格员服务的不满意事项占比达到X%。
(四)乡风文明建设力度不够
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村规民约的约束力不强,村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一些村庄缺乏文化活动场所和文化活动,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较为单调。据调查,全市有X%的村庄没有建立文化活动中心,%的村庄一年开展文化活动次数少于次,乡风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四、强化工作举措,推动引领基层治理再上新台阶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筑牢治理根基
一是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组织。建立常态化整顿机制,对软弱涣散基层组织实行清单管理,明确整顿措施和责任人,限期整改。定期开展“回头看”,巩固整顿成果,确保软弱涣散组织彻底转化。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打破地域、身份限制,选拔更多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人才担任村组织。继续公开遴选优秀人才到村任职,加强对村组织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按照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村组织纳入专业化管理,落实激励措施,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三是优化组织设置。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按照有利于加强的领导、有利于产业发展、有利于服务群众的原则,适时调整支部设置,扩大组织覆盖范围,确保哪里有员、哪里就有组织,哪里有组织、哪里就有的工作。
(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治理实力
一是盘活闲置资源。全面清查农村闲置土地、房屋等资源,建立资源台账,通过租赁、入股、合作等方式,将闲置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全市再盘活闲置低效工业用地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亩。二是培育特色产业。各地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如特色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鼓励村集体与企业、合作社等合作,打造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支持每个县(市、区)培育X-X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品牌。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市财政要安排专项扶持资金,对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给予补贴和奖励。相关部门要在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提升治理精细化水平,优化服务质量
一是建强基层治理网格。明确网格员职责,建立健全网格员培训、考核、激励机制,提高网格员工作能力和积极性。将网格管理与基层、社会治安、民生服务等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多网合一”。二是密切联系群众。建立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定期走访群众,了解群众需求,及时解决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