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在全县2025年度防汛减灾保收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材料 >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在全县2025年度防汛减灾保收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材料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县农业农村局关于2025年度防汛减灾保收工作情况汇报如下。入汛以来,我县遭遇连续强降雨过程,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42%,部分乡镇出现内涝、农田积水、农作物倒伏等问题,给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局组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入贯彻落实省、市防汛减灾工作会议精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举全局之力抓细抓实防汛减灾各项措施,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在全县2025年度防汛减灾保收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材料

  一、强化责任体系,织密防汛减灾“责任网”

  防汛减灾是系统工程,关键在责任落实、协同联动。我们坚持“政同责、一岗双责”,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确保各项任务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实。

  一是高位推动明责任。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的防汛减灾保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2025年农业防汛减灾工作方案》《农田排涝应急处置预案》等6项制度文件,明确“县级统筹、乡镇主责、村社 ……略…… 万亩。特别是在XX河沿岸的XX村、XX村等易涝区域,提前清理河道淤泥1.5万立方米,加固排水闸口7处,将农田积水深度控制在15厘米以内,较去年同期减少受淹面积60%。

  第二,以“防”为基,精准保护重点作物。针对玉米、水稻等主要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特性,分类制定防护措施:

  对处于抽雄期的玉米,重点防范倒伏风险,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户喷施叶面肥增强茎秆韧性,对密度过大的地块及时人工扶理倒伏植株;

  对孕穗期的水稻,加强水位监测,通过“开缺排水+浅水勤灌”方式,避免根系缺氧,累计指导农户调控水位1.8万亩;

  对设施农业(全县共有温室大棚8200座),提前加固棚体骨架,增设排水沟,对老旧大棚更换防雹网2300平方米,暴雨期间仅发生轻微损毁32座,较去年下降85%。

  第三,以“救”为急,快速开展生产补救。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组建由30名高级农艺师组成的“防汛救灾技术指导组”,分片包联10个乡镇,累计开展田间指导210场次,覆盖农户1.2万户。针对玉米倒伏问题,推广“扶苗+补肥”技术,免费发放尿素50吨、生长调节剂2吨;针对水稻受淹田块,指导农户及时清洗叶片、补施穗肥,预计可挽回产量损失15%以上。同时,协调保险公司开通“绿色理赔通道”,简化查勘定损流程,已完成1200亩受灾农田定损,赔付金额480万元,切实减轻农户损失。

  三、突出应急保障,锤炼防汛救灾“硬本领”

  防汛减灾,既要“有备无患”,更要“有能应战”。我们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从物资储备、队伍建设、技术支撑三方面发力,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一是物资储备“足”。按照“分级储备、重点覆盖”原则,在县农业农村局设立中心物资库,在XX、XX等重点乡镇设立分库,储备编织袋20万条、抽水泵500台、发电机80台、帐篷300顶、农药化肥100吨等防汛物资,总价值达850万元。入汛以来,根据天气预警动态补充物资,目前已消耗并补充编织袋3万条、抽水泵20台,确保库存始终保持在满负荷状态的80%以上。

  二是抢险队伍“强”。组建“专业+群众”防汛抢险队伍,其中专业队伍包括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骨干20人、县水利局应急分队30人;群众队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合作社等载体,发动员、民兵、种植大户等5000人组建志愿抢险队21支。定期开展实战演练,7月10日组织XX镇农田排涝演练,模拟“特大暴雨导致20xx亩农田积水”场景,从预警发布、人员集结到排水作业,全程用时45分钟,较去年缩短20分钟,队伍应急响应能力显著提升。

  三是技术支撑“准”。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省农科院建立“专家连线”机制,邀请3名植保、土壤专家驻点指导,通过“线上问诊+线下指导”方式,解决疑难问题17个。同时,利用无人机、遥感监测等技术,对全县农田积水、作物受损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累计生成监测报告23期,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例如,7月25日通过无人机巡检发现XX村200亩玉米出现大面积倒伏,及时调度技术人员到场指导,避免了因处置不及时导致的二次损失。

  四、坚持未雨绸缪,下好灾后减损“先手棋”

  当前,我县仍处于主汛期,后期可能面临台风外围影响和强对流天气,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我们坚持“防灾”与“减损”并重,提前谋划灾后恢复各项工作,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农民稳定增收。

  一方面,加快推进灾后恢复。组织农机合作社、种植大户成立“抢收突击队”,提前检修收割机、拖拉机等农机具1200台套,储备烘干设备35台(套),确保一旦具备作业条件,可在48小时内启动大规模抢收。针对受淹严重的地块,推广“机械+人工”协同作业模式,优先抢收已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