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2025年全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

在2025年全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2025年全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_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和考察X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省关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总结上半年我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的发展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以“链式思维”推动我市制造业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

  刚才,有关部门汇报了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的工作思路,以及X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进展情况,五大产业链的领衔市领导也分别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问题分析得准,思路举措也实,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坚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石,制造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产业倍增战略,全力以赴抓项目、兴产业、强实体,工业经济呈现出稳健增长的良好态势。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这个增速在全省范围内是令人 ……略…… 抗风险能力也较弱。第三,产业的“保障”还不够足。在要素保障上,资金、土地、人才等瓶颈问题依然突出。政策的“组合拳”虽然打出去了,但一些政策在落地过程中还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产业园区的承载能力、服务水平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这些问题,是制约我们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也是我们下一步必须集中力量攻克的“娄山关”“腊子口”。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坚定发展信心,在正视差距中迎头赶上,在克难奋进中开创制造业发展的新局面。

  二、深化“三链融合”,在锻造产业长板上实现新突破

  推动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关键就在于要牢牢抓住“链长+链主+链创”这个核心机制,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努力把我们的产业长板锻造得更长、更强、更优。

  (一)精准施策,强化“链长制”的统筹引领力。链长制,不是简单的挂名制,而是责任制、战斗岗。各位领衔市领导和牵头部门,要切实担负起“链长”的职责,从宏观层面为产业链发展把舵领航、排忧解难。一要做好_。要围绕我们的五大产业链,系统研究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变革方向,牵头组织绘制更加精准、更具操作性的“四张图谱”:即产业链条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招商引资图。要明确每一条产业链的主攻方向、突破重点和发展路径,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二要抓好精准招商。招商引资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必须围绕我们的产业链图谱“按图索骥”。要紧盯产业链的缺失环节、薄弱环节,靶向对接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关键配套企业和高水平研发机构,积极策划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要重点引进一批能填补空白、延伸链条、提升能级的“链头”项目和“补链”项目。三要优化产业布局。要统筹全市的产业空间布局,明确各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和发展定位引导相关产业、相关项目向重点园区集聚,提高园区产业的集中度和关联度,避免同质化竞争和资源浪费。比如X高新区,就要聚焦汽车机械、医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持续发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二)龙头带动,激发“链主”企业的核心支撑力。“链主”企业是产业链的“火车头”,是稳定器和动力源。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支持“链主”企业做大做强。一要支持“链主”企业提升引领力。要集中资源,支持像X、X、X等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的企业,在技术创新、智能制造、品牌建设等方面率先突破,成长为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领军者。要鼓励和支持“链主”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权合作等方式,整合产业链资源,提升产业集中度。二要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要建立“链主企业引领+中小企业配套”的协同发展机制。我们每年都要定期举办“产业链供需对接会”,搭建“产业链信息共享平台”,发布“链主”企业的产品需求清单和技术需求清单,引导本地中小企业围绕“链主”做配套,进入其供应链体系,“靠大联强”加快发展。要大力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格局。三要维护健康的产业秩序。要加强市场监管,坚决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引导企业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技术竞争”“品牌竞争”。要建立开放的应用场景,通过设立“场景需求库”与“解决方案库”双向对接机制,为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提供更多的市场验证和应用机会。

  (三)协同创新,提升“链创”平台的转化驱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产业链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创新链的竞争。一要建强高能级创新平台。要加大共建共创力度,积极支持我们的企业与国内外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我们要充分用好X专汽研究院、X与X理工大学工业研究院等现有平台,同时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高能级创新载体,实现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二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我们骨干企业每年将销售额的4%到5%用于技术研发,这个好传统要坚持下去。要围绕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卡脖子”技术,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支持企业加快产品换代、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就像我们的专汽产业,在电动四驱底盘、车载无人机应急救援指挥车等领域的研发突破,就极大地提升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三要促进科技成果高效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