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关于对新业态(直播电商)实施"首违不罚"制度的探索实践与成效总结 >

关于对新业态(直播电商)实施"首违不罚"制度的探索实践与成效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决策部署,精准服务县域新业态健康发展,XX县自202x年7月起,在全省率先探索直播电商领域"首违不罚"制度,通过"包容审慎+精准监管"模式,有效平衡了新业态创新激励与规范发展需求。截至2025年6月底,累计适用"首违不罚"案件127起,涉及主播及运营主体89家,相关经验被《中国市场监管报》《XX省优化营商环境简报》专题报道,为全省数字经济领域监管创新提供了"XX样本"。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关于对新业态(直播电商)实施"首违不罚"制度的探索实践与成效总结

  一、立足发展大局,精准把握"首违不罚"实践逻辑

  (一)问题导向,破解新业态监管"成长烦恼"

  近年来,XX县依托本地特色农产品(如XX蜜柚、XX茶叶)和文旅资源优势,直播电商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据统计,202x年全县直播电商主体达213家(较202x年增长280%),累计销售额突破12.7亿元(同比增长87%),直接带动就业1.2万人,成为县域经济增长"新引擎"。但随着行业快速扩张,部分市场主体暴露出合规意识薄弱、运营模式粗放等问题:202x ……略…… 帮助企业树牢合规意识。如202x年9月,某农产品直播团队因首次未保存直播视频被约谈,人员现场指导其建立"直播-录播-存档"全流程管理制度,该团队后续不仅规范运营,还主动参与制定《XX县直播电商内容审核指引》,成为行业自律典型。

  二、聚焦关键环节,系统构建"首违不罚"实施体系

  (一)清单化管理:让"首违"界定有标可依

  为避免"首违不罚"沦为"随意不罚",XX县建立"三审三校"清单制定机制:一审合法性(由司法局对清单事项进行法律审查),二审合理性(组织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论证),三审操作性(征求一线人员意见)。最终形成的《清单》涵盖市场主体登记、广告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交易等4大类12项具体行为,每项均明确"违法情形描述""法律依据""免罚条件"三个要素。例如针对"广告用语不规范"问题,清单规定:"使用销量领先好评如潮等缺乏数据支撑的用语,但未造成消费者投诉或财产损失,且能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相关表述的,首次违法可不予处罚"。这种"清单化+场景化"的界定方式,让人员"照单操作",市场主体"心中有数"。

  (二)流程化操作:让"不罚"过程有迹可循

  XX县制定《直播电商"首违不罚"工作指引》,细化"发现-核查-决定-反馈"四步操作流程:第一步"日常巡查发现",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抽查、12315热线线索、平台监测数据等渠道收集违法信息;第二步"现场核查确认",人员24小时内到场,通过调取直播录像、查看后台数据、询问当事人等方式固定证据,确认是否属于"首次违法""轻微违法";第三步"集体讨论决定",对拟适用"首违不罚"的案件,由中队召开专题会议,邀请法制员、业务骨干参加,形成书面讨论记录;第四步"跟踪整改反馈",向当事人送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3个工作日内提交整改报告,人员于7个工作日内开展复查,留存整改影像资料,形成"一案一档"。

  202x年3月,某服装类主播因首次在直播中使用"原价199元,现价99元"但未标明"原价"定义(违反《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被立案调查。人员通过调取平台交易记录,确认其"原价"标注虽不规范但未虚构降价信息,且及时下架相关链接并重新标价。经中队集体讨论,依法作出"首违不罚"决定,并指导其学《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该主播后续主动参加县市场监管局组织的"直播合规培训",成为所在机构的"合规督导员"。

  (三)协同化监管:让"不罚"效果有质可提

  为避免"一放了之",XX县建立"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平台企业"协同监管机制: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与商务部门共享直播电商主体名录,定期交换经营异常数据;另一方面,推动成立"XX县直播电商协会",将"首违不罚"适用情况纳入会员信用评价体系,引导企业签订《合规经营承诺书》;同时,与抖音、快手等平台建立"数据互通"机制,对适用"首违不罚"的主体,平台同步降低流量限制等级,给予3个月"合规观察期"。

  202x年"双十一"大促期间,县市场监管局联合电商平台开展"预审核"行动,提前对12家曾适用"首违不罚"的主播直播间进行合规指导,帮助其完善商品标签、规范促销话术。大促期间,这些直播间投诉量同比下降65%,销售额同比增长42%,真正实现"以管促发展"。

  三、突出实效导向,全面彰显"首违不罚"积极效应

  (一)市场主体活力有效释放

  "首违不罚"制度实施以来,XX县直播电商市场主体数量年均增长41%,2025年上半年新增主体68家(较202x年同期增长210%)。某食品加工小微企业负责人王某表示:"去年我们因为包装标签印刷错误被首次查处,人员不仅没罚款,还帮我们联系设计公司修改标签,现在我们的产品复购率提升了30%,真是帮了大忙!"数据显示,适用"首违不罚"的企业,后续1年内违法率仅为8%(低于全县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合规经营意识显著提升。

  (二)消费投诉总量持续下降

  202x年至2025年上半年,全县直播电商领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