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保障2025年上半年重点项目高效落地,服务全县发展大局,县自然资源局紧扣“十四五”规划及年度重点任务,统筹梳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领域用地需求,经部门联审、实地核查,形成本报告,为用地审批、指标争取提供基础支撑。
一、战略定位与总体态势
2025年上半年,XX县始终将重大项目建设视为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引擎。县自然资源局坚决贯彻落实县委、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项目跟着土地走、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转”的理念,将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坚持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前提下,以最优化、最高效的方式配置土地资源,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要素保障。
(一)深刻领会使命,强化用地保障责任。
县自然资源局深刻认识到土地要素在全县发展大局中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一是全员参与思想统一。组织全局干部职工深入学领会国家土地管理政策和县委、关于项目建设的最新要求,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树立“主动服务、靠前保障”的工作理念,确保每一位干部都能站在全局高度审视和解决用地问题。二是建立健全协同机制。主动加强与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定期会商、信息共享、联合审批的工作机制,形成跨部门、全链条的用地保障合力,有效避免了因部门衔接不畅而导致的用地延误。三是明确目标任务分解。将全年重点项目用地保障任务细化分解至各业务股室和具体责任人,实行“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进、销号式督办”,确保每一宗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都能得到及时响应和有效落实。
(二)用地需求旺盛,服务保障面临新挑战。
上半年, ……略…… 化配套,总用地约350亩,其中新增建设用地200亩,涉及部分基本农田调整。目前项目已进入征地拆迁阶段,土地报批工作同步推进。三是县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作为改善我县环境质量的重要环保工程,该项目规划用地80亩,已取得环评批复,正在办理土地农转用及供地手续,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四是XX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项目。为满足我县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该项目拟选址于城郊结合部,规划用地400亩,其中大部分为集体建设用地和少量农用地,目前正在进行土地规划调整和用地预审工作。上述项目均已纳入我县重点项目清单,其用地需求得到了县委、的高度重视和优先保障。
(三)用地需求总量与增长趋势分析。
综合上半年各项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我县总计用地需求面积达到3000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县新增建设用地需求量增长了20%,这主要得益于我县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和产业项目引进的提速。从结构上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用地需求占比最高,达到40%,是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占比27%,这与我县当前“工业强县”和“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通过城市更新和存量土地盘活实现的用地需求占比达到23%,这表明我县在集约节约用地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预计下半年,随着更多招商项目落地和在建项目加快推进,全县的土地需求仍将保持高位运行,且产业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的比重将继续提升。
三、上半年土地供应与保障措施
县自然资源局积极作为,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全力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严格执行供地计划,提升土地供应效率。
县自然资源局紧密围绕年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一是严格按照《XX县2025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执行,对计划内项目用地实行定期调度、动态调整,确保土地供应的及时性和精准性。上半年,共完成重点项目供地20宗,面积约1500亩,占年度计划的50%,有效满足了上半年重点项目建设的用地需求。二是推行“净地”出让制度,在土地出让前完成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地上物清表及“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场地平整)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项目用地达到“净地”状态,企业拿地即可开工建设,大大缩短了项目落地时间。三是优化土地供应方式,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灵活采取挂牌出让、协议出让、划拨等多种方式,提高土地供应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二)深挖存量资源潜力,提升土地利用效益。
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趋紧的背景下,我县将盘活存量土地作为解决用地需求的重要途径。一是深化低效用地再开发。对批而未供、供而未用、闲置低效的工业用地和城镇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台账,通过收回、协议置换、兼并重组、引导转型等方式,推动土地高效利用。上半年,共盘活闲置低效用地约400亩,其中200亩已成功用于引进新的产业项目。二是推广“地上地下”立体开发。鼓励项目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拓展建设容量,提高土地利用率。三是促进土地复合利用。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探索不同功能土地的复合利用,如在工业园区内合理布局研发、办公、生活配套功能,实现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三)精准争取用地指标,强化要素保障支撑。
向上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是保障我县发展空间的关键。一是加强政策研究和项目包装。密切关注国家和省市土地政策导向,深入研究国家用地指标的分配原则和重点支持方向,结合我县重大项目特点,精心包装项目,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二是建立常态化汇报沟通机制。县自然资源局主要领导多次带队赴上级部门汇报衔接,争取用地指标倾斜支持。上半年,成功争取到省级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00亩,为我县部分急需用地的重大项目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优化指标使用管理。对争取到的用地指标进行精细化管理,优先保障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以及我县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确保指标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效益。
(四)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能。
为了提高项目用地的审批效率,我县自然资源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审批环节。一是推行“多审合一”和“并联审批”。将项目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核发、压矿评估等多个审批事项合并办理或同步开展,变“串联”为“并联”,大幅压缩了审批时限。二是实行“容缺受理”和“全程代办”。对于基本条件具备、主要材料齐全但次要材料暂缺的重点项目,先行受理并进入办理程序,允许企业在规定期限内补齐材料。同时,为重大项目提供从用地预审到供地手续办理的全程免费代办服务,减少企业跑腿次数,提升办事便利度。三是优化内部流转机制。对局内各股室之间的审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明确时限、责任到人,实行限时办结制度,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高效运转。上半年,平均项目用地审批时限较去年缩短20%。
(五)强化土地储备,支撑长远发展需求。
土地储备是保障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我县自然资源局加大土地储备力度,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坚实后备。一是科学编制土地储备计划。根据我县城市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和未来项目需求预测,科学制定年度土地储备计划,明确储备规模、类型和区域。二是积极开展土地收储。通过市场化运作、协议收储、有偿收回等多种方式,及时收储符合规划、具备开发条件的土地,充实土地储备库。三是优化储备土地管理。对储备土地进行动态管理,定期评估其开发利用潜力,并适时进行前期开发,如土地平整、基础设施配套等,使储备土地达到“熟地”状态,随时可供项目使用。
四、当前用地保障工作面临的挑战与突出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在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
(一)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供需矛盾尖锐。
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新增建设用地的需求量持续增长。然而,受国家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政策的约束,我县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日益趋紧,与日益增长的用地需求之间存在突出矛盾。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