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村2025年_精神学习教育群众评议会上的发言 >

在村2025年_精神学习教育群众评议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在村2025年_精神学习教育群众评议会上的发言

  今天我们在村部会议室开这个评议会,就是想听听大伙儿对村里今年学_精神的真实想法,看看这半年学下来,村里有啥新变样,还有啥地方没做好、需要改。刚才,XX支书说了村里的工作情况,几位老乡也掏了心窝子,我都记在随身带的小本本上了。结合之前县调研、镇督查和今儿咱面对面聊的,我讲三点实在话,都是肺腑之言,大伙儿有啥说啥,别藏着掖着。

  一、用“听真话”的真心,把学教育的实际效果摸准摸透

  _不是“一阵风”,是管长远、管根本的“铁规矩”。今年县里把农村基层开展这项学教育列为重点,XX村按照镇里安排,从3月开始,用了小半年时间,通过“学、查、改、建”四个环节,一步步把学教育往深里推、往实里做。从县前期暗访、镇日常督查,再加上今儿大伙儿的发言来看,咱村这次学教育有三个亮点,值得点 ……略…… 的表面文章。学教育学得好不好,关键看问题改没改到位。村两委通过“敲门走访+问卷征集+设意见箱”三种方式,一共收了23条群众意见,18条当场就解决了,剩下5条列了整改时间表。比如,有群众反映“村部便民灶收费不透明”,村两委当天就把采购价格、收支明细贴在村务公开栏;有村民说“低保评定过程不够公开”,村里立马召集员和村民代表开会,重新核对了12户低保户资料,现场清退了2户不符合条件的。镇督导组抽查了3户整改户,都说“问题解决得实在,没留尾巴”。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既是村两委班子甩开膀子干的结果,也离不开咱全体村民的积极参与。但咱也得实话实说,学教育还有些“没做到位”的地方,需要咱一起“挑挑刺”、想办法。

  二、用“找问题”的较真,把当前的短板弱项看清看透

  刚才,有几位老乡提到“学形式还能更丰富”“个别员学了没咋用”,这些都是大实话。结合县调研组和镇的反馈,我总结了三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是学“钻劲”不足,个别员有“过关”思想。随机翻了20名员的学笔记,有3本的记录就是照抄文件原文,没写一句自己的体会;还有2位老员说:“学材料字太小,我这老眼昏花的,能不能多印点大字版?”虽说咱开展了“送学上门”,但有的同志就是把材料往老人家里一放,没耐心坐下来讲一讲。学教育可不是“交作业”,要是学不深、悟不透,就容易“知道有这么回事,做的时候又忘了”,甚至出现“学是一套、做是另一套”的两张皮。

  二是整改“触角”不深,一些细节问题容易被忽略。咱常说“_无小事”,但个别同志还有“差不多就行”的心态。比如,村部会议室的空调,夏天有的同志调到24度,冬天有的调到28度,虽说没违反“严禁超标准用办公用房”的规定,但有点“大手大脚”;再比如,村里搞环境卫生整治,个别员把自己家的柴火堆在公共区域,说“先放放,回头再挪”,可这一放就好几天,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些问题看着不大,但要是不管,群众就会觉得“学教育就是做做样子”。

  三是监督“力度”不够,群众的参与感还没完全激发出来。咱村设了“情监督岗”,选了5位老员当监督员,但有的监督员说:“平时很少收到群众反映问题的信儿,也不知道咋有效监督。”还有群众说:“想提意见怕得罪人,怕被穿小鞋。”其实,监督不是“挑毛病”,是“帮着守好门”。要是群众有话不敢说、有事不愿讲,小问题就会拖成大问题,最后吃亏的是咱全村的团结和发展。

  这些问题,有的是客观条件限制,有的是主观努力不够。咱必须保持“严”的劲头,既要“治已病”,更要“防未病”,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里。

  三、用“抓长效”的恒心,让学教育成果真正扎根结果

  _精神学教育不是一时的“任务”,是长期的“必修课”。咱要以这次学教育为起点,把好的做法固定下来,把短板补扎实,让_精神在XX村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重点要抓“三个强化”:

  第一,强化常态学,让纪律意识扎根心田。学教育不能“集中学一阵子,过后就扔一边”。村两委要定个“年度学计划”:每月至少搞1次专题学,每季度考1次“应知应会”,每年评1批“学积极户”;学形式要活,除了“支书领学、员讲学、上门送学”,还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