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工作推进会,非常及时,也十分必要。当前,距离2025年年底只剩下不到五个月的时间,我们已经进入了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决战决胜期和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盘点前一阶段的改革成效,精准分析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并对年底前的攻坚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督导,以决战姿态和冲刺劲头,确保高质量完成《X公司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任务清单》中明确的全部改革任务,为公司在“十五五”时期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刚才,相关部室负责同志通报了改革任务的总体进展情况,截至二季度末,我们总计93项改革任务已完成84项,总体完成率达到90%,成绩值得肯定。各牵头单位也分别就具体任务的推进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举措作了汇报,讲得都很具体、很实在。下面,我结合大家的发言和公司的整体情况,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深刻认识改革的阶段性重大成果
自202x年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正式实施以来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和X、的决策部署,将改革作为牵引公司发展的“牛鼻子”工程来抓,成立了由我担任组长 ……略…… 往是“硬骨头中的硬骨头”。一些任务之所以滞后,既有宏观环境变化的客观原因,也暴露出我们部分单位、部分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攻坚克难能力不足、协同作战意识不强的主观问题。个别单位存在“等、靠、要”思想,改革的主动性、创造性不强,导致系统集成的整体效应未能充分显现。二是核心技术和产业的创新能力仍然不足。这是我们最需要警醒、最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与国内先进企业相比,我们的科技创新仍存在瓶颈,尤其是在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方面,我们还缺少能够支撑长远发展的“杀手锏”。研发投入强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效率亟待提升。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虽然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如通过X博瑞公司布局新能源汽车服务赛道,通过X国业公司关注医疗健康、新能源等领域的投资机会,但总体来看,我们的步伐还不够快,规模还不够大,尚未形成能够主导未来发展的新支柱。三是市场化经营机制的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虽然我们在制度层面建立了市场化的用人、薪酬机制,但在具体执行中,“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增能减”的机制还没有完全落地。特别是在管理人员的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方面,力度还不够,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没有真正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市场竞争力。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也是发展中的烦恼。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动真碰硬,以“钉钉子”的精神,一个一个去解决,一项一项去攻克。
三、聚焦重点,决战决胜,全力打赢改革深化提升攻坚战
同志们,收官之战,即决战。未来几个月,我们的工作任务极其繁重艰巨。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的决策部署上来,聚焦核心关键,精准发力,确保年底前交出一份优异的改革答卷。在此,我重点强调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以优化资本布局为牵引,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我们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最能体现公司战略意图、最能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领域。一方面,要坚决完成“两非”“两资”的处置任务,为新产业发展腾挪空间、集聚资源。另一方面,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国资委对企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到2025年末,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占比要达到35%。这个目标对我们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主动对标,给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要围绕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关键领域,加大投资布局力度。不能仅仅停留在“关注”和“探索”层面,要拿出真金白银,通过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产业基金投资等多种方式,获取关键技术、核心资源和市场渠道。要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任务视同主业管理,建立专门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引导各级企业大胆闯、大胆试。力争在“十五五”期末,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营收占比实现跨越式提升,真正形成新的增长极。第二,以强化科技创新为核心,全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公司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打造成为原创技术的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的“链长”。一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这是硬指标,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要建立研发投入刚性增长的约束机制,确保研发投入强度逐年提升,力争在“十五五”期间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二要构建高水平创新平台。要积极培育和申报国家级、市级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形成强大的创新矩阵。要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与国内外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借智引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三要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要以我们已有的数字化转型成果为基础,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公司主营业务深度融合,通过“AI+”专项行动,全面提升运营效率、管理效能和决策水平让数字化成为我们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最强大的竞争优势。第三,以深化“三能”机制为突破,全面激发组织内生动力。企业的活力源于人。改革的深化,最终要体现为企业活力、效率和效益的全面提升。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向管理要效益,向机制要活力。一要全面落实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要动真格,刚性兑现契约,考核不合格的要坚决调整,真正让“契约”成为硬约束。二要全面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和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这是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关键一招。要打破身份、职级限制,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