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刚才,我们围绕当前养老服务和老龄工作的重点任务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时间节点。养老服务工作事关千家万户,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我们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广大老年朋友的晚年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扎实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不断提升全市养老服务质量与老龄工作水平。
一、要把握“上”与“下”的关系,确保政策精准落地
做好养老服务工作,首先要解决好政策传导问题。上级的决策部署是我们工作的根本遵循,基层的实际需求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将“上情”与“下情”有机结合,做到承天接地、上下贯通,我们的政策才能真正精准落地,惠及于民。
(一)要吃透上情把准“方向盘”。方向错了,一切白费。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关 ……略…… 构建完善服务体系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零敲碎打,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统筹兼顾。既要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这个“点”的突破,也要注重服务网络这个“面”的覆盖,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逐步构建起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要聚焦重点打造“示范点”。要全力推进2025年重点项目建设,包括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站、老年助餐点的新建和改造提升。这些项目是硬件支撑,是服务供给的载体。要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营,努力把这些点位打造成服务老年人的“温馨家园”和“幸福驿站”。要特别重视农村地区的短板,重点拓展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功能,在满足基本生活照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拓展助浴、助医、助急等服务功能,下大力气解决农村老年人现实生活中的“难题”,让他们也能享受到便捷、可及的养老服务。
(二)要拓展功能织密“服务网”。有了点,还要连成线、织成网。要深化老龄工作落实,以老年人权益保障为核心,不能仅仅满足于“有”,更要追求“优”。要持续开展“银铃行动”“敬老月”等品牌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要扎实组织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探访服务,建立常态化探访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要加强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培训,传授照护技能和心理疏导方法,提升家庭照护能力,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通过这些举措,不断延伸服务链条,拓展服务内容,织密织牢养老服务网络。
(三)要规范管理提升“标准线”。管理和服务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要强化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管理,严格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和运营管理办法(试行)》。要从运营机制、服务标准、安全管理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幸福院管理运营规范化、标准化。要树立标杆,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引导各幸福院比学赶超,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确保老年人住得安心、舒心、放心。要推动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用标准来规范服务、提升质量,让老年人享受更加规范、专业的服务。
三、要兼顾“破”与“立”的平衡,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当前,养老服务领域依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同时也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模式和方法。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勇于“破”除顽疾;同时坚持发展眼光,善于“立”新机制,在破立并举中推动养老服务工作不断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要敢于亮剑破除顽瘴痼疾。要深入开展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社会普遍关注的养老服务领域存在的问题,如服务质量不高、安全隐患突出、欺老虐老等现象,要拿出“钉钉子”的精神,进行全面排查、精准整治。要敢于动真碰硬,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限期整改,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坚决守牢养老服务的底线红线,营造安全、优质、放心的养老服务环境。
(二)要勇于创新建立长效机制。整治问题不能一阵风,要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从根子上解决问题。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结合我市实际,逐步完善养老服务相关的制度规范,将实践中好的经验做法固化下来,形成制度性安排。要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方式,比如,如何更好地推动医养结合深入发展?如何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