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2025年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

在2025年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2025年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软弱涣散村组织整顿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县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总结前一阶段整顿工作的成效与不足,对下一阶段的攻坚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这次会议既是一次问题剖析会,更是一次责任落实会、任务加压会。目的就是要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精准发力,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坚决打赢软弱涣散村组织整顿这场硬仗,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筑牢坚实的组织根基。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抓好整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级组织是我们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其强弱直接关系到的执政根基是否稳固,关系到和省各项决策部署能否在基层落地生根。抓好软弱涣散村组织整顿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一,这是巩固的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_反复强调,“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软弱涣散村组织,弱在战斗力、散在凝聚力、乱在执行力,如果任其发展,就会成为的肌体上的“中梗阻”,严重削弱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我们必须从讲、顾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到整顿工作是必须完成的 ……略…… 集体经济依然薄弱,组织自我保障和服务群众的能力不足。三是长效机制不健全。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没有及时固化为制度,常态化排查、动态管理、巩固提升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存在“雨过地皮湿”的现象。四是责任压力传导不到位。少数包联领导和单位“挂名”不“出征”,帮扶措施不具体、不解渴;个别乡镇(街道)主体责任扛得不牢,对整顿工作的日常调度和跟踪问效抓得不紧。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拿出硬招实招,逐一破解。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全面提升整顿工作的质量和成效

  打蛇打七寸,治病要除根。软弱涣散成因复杂,表现各异,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搞“一刀切”“齐步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则,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确保整顿工作见真章、求实效。

  第一,扭住“班子建设”这个根本,建强引领发展的“主心骨”。一个好班子,能带出一支好队伍,干出一番好事业。整顿工作的核心就是要把村级班子,特别是组织这个“领头雁”选好、育好、管好。一要精准选配“领头雁”。对班子不健全、长期缺职或不胜任的村,要拓宽选人视野,下大力气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中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对情况特别复杂、本村暂时没有合适人选的,县乡两级要有决心,果断选派优秀机关干部下派挂职,切实改变村庄面貌。二要全面提升能力素质。要分级分类抓好对村“两委”干部,特别是组织的轮训,重点加强理论、政策法规、农村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和群众工作方法的培训,让他们既有想干事的愿望,更有能干事、干成事的本领。三要充分发挥帮扶力量。县级包联领导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战。县直包联单位要人往下走、心往下沉,不能只送几袋米面、慰问一下就了事,要真正帮助村里理清发展思路、争取项目资金、解决实际困难。派驻的第一和工作队要牢记使命,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与村“两委”干部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成为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第二,夯实“产业发展”这个基础,培育群众增收的“发动机”。发展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一个没有产业支撑的村庄,组织说话就没有底气,服务群众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必须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带动农民增收作为衡量整顿成效的硬指标。一要精准谋划产业项目。要立足各村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坚决反对脱离实际的“拍脑袋”决策,更不能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要鼓励发展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多元业态,形成“一村一品”甚至“一村多品”的发展格局。二要强化资金政策扶持。县财政今年已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设立了XX万元的软弱涣散村整顿专项提升资金主要用于补助这些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岗位开发和产业发展启动。县发改、农业、交通、水利等部门要在项目安排上,优先向这些村倾斜,形成“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规划跟着民意走”的良性循环。三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要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订单农业等方式,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让农民既能在产业链上就业,又能分享产业增值的收益,真正实现村集体与村民“双增收”。

  第三,筑牢“制度规范”这个保障,营造风清气正的“好生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软弱涣散村往往是制度虚化、管理混乱的重灾区。必须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推动村级治理走上规范化、法治化轨道。一要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要规范执行“三会一课”、主题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员等制度,让的组织生活真正严肃起来、活跃起来,切实增强员的组织归属感和荣誉感。二要健全村级民主治理机制。要全面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明晰权力边界,规范运行流程。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凡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经过组织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并及时公开决议和实施结果,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三要持续深化正风肃纪。要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问题,特别是侵占集体“三资”、在惠农补贴和项目资金中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行为。要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铲除黑恶_和宗族_滋生的土壤。

  三、压实责任,强化协同,确保整顿工作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整顿工作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第一,要层层压实领导责任。整顿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县级层面,县委负总责,我和XX县长是第一责任人。各位包联的县级领导要真正沉下去,每月至少到所包联的村现场办公一次,帮助解决1-2个实际问题,不能当“甩手掌柜”。乡镇(街道)层面,(工)委是直接责任人,要亲自挂帅、靠前指挥,把整顿工作作为“工程”来抓,定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