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2025年全县灾后恢复重建帮扶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

在2025年全县灾后恢复重建帮扶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2025年全县灾后恢复重建帮扶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灾后恢复重建帮扶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和省、市关于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任务、压实责任,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举措,全面打响灾后恢复重建这场硬仗,奋力夺取重建家园的最终胜利。

  不久前,我县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极端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这场灾害强度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山洪暴发,河水陡涨,城乡一片汪洋。在这场与洪魔的殊死搏斗中,全县上下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广大员干部、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和人民群众一道,共同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抗洪壮歌。在这里,我代表县委、县、县政协,向所有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我县抗灾救灾的各界人士,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当前,经过全县上下的艰苦努力,我们已经取得了防汛救灾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工作重心正从应急抢险全面转向灾后恢复重建。这是一项更为艰巨、更为复杂、更为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一场对我们执政能力、工作和责任担当的重大考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灾害给我们造成的损失是极其惨重的。据初步统计,全县超过28.5万群众受灾,紧急转移安置近5.6万人;倒塌和严重受损房屋超过8500户、2.3万间,一般受损房屋近1.5万户;近1200公 ……略…… 、提升一个层次、造福一方百姓”的目标,推动XX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科学统筹规划,以系统思维谋篇布局、擘画蓝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的规划是高质量重建的根本前提。我们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兼顾,既要立足当前,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又要着眼长远,补齐发展的短板弱项。县委、经过周密测算和多方争取,初步整合形成了总额约30亿元的恢复重建资金盘子。这笔资金来之不易,其中包括及省级财政补助资金约10亿元,地方专项债券12亿元,社会各界捐赠资金近2亿元,并积极引导银行贷款、社会资本投入约6亿元。我们成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民生保障、基础设施、产业恢复、资金保障、_等若干工作专班,就是要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每一个项目都建成精品工程、民心工程。

  一要坚持规划先行,谋定后动。要立即组织力量,在全面、精准评估灾情的基础上,高水平编制全县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规划要体现前瞻性,充分考虑气候变化趋势和我县地理环境特点,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标准;要体现科学性,合理布局城乡空间、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优化资源配置;要体现人民性,规划的制定过程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让规划真正成为凝聚民心、引领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要坚持民生优先,急处着手。重建工作的顺序必须是“先生活、后生产”。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安全住处、有病能及时医治。要加快倒损房屋的核查鉴定,对符合条件的修缮户、重建户,要第一时间将补助资金发放到位,组织技术力量上门指导,确保所有受灾群众在今年入冬前都能住上安全房、放心房,温暖过冬。对于集中安置点的群众,要保障好物资供应,做好卫生防疫和心理疏导工作,让他们身安、心安。

  三要坚持统筹推进,分类施策。灾后重建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弹好“钢琴”。要统筹城乡发展,既要抓好县城和重点集镇的公共设施修复,也要关注偏远村庄的重建需求。要统筹软硬件建设,既要重建道路、桥梁等“硬件”,也要恢复和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软件”。要统筹恢复与发展,既要帮助受灾企业、农户尽快恢复生产,也要借机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所有政策、标准都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决不允许优亲厚友、标准不一。

  三、聚焦关键任务,以务实举措攻坚克难、狠抓落实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全县上下必须立即行动起来,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压茬推进。

  第一,全力打好民生保障攻坚战。这是重建工作的基石。住房重建是头等大事,各乡镇要对倒损农房情况再核实、再精准,建立“一户一档”,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县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要简化审批程序,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技术支持。基本生活保障要兜牢底线,民政、应急等部门要确保救灾款物足额、及时、精准发放到每一个受灾群众手中。要扎实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对因灾出现生活困难的家庭,要及时纳入监测和帮扶范围,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_是重要前提,要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建立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第二,全力打好基础设施重建攻坚战。这是畅通发展“血脉”的关键。交通方面,要按照“先干线、后支线,先抢通、后提升”的原则,集中力量实施“XX镇生命通道抢通修复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力争在明年汛期到来之前,全面恢复县域路网体系,并同步提升道路等级和防洪标准。水利方面,要立即对全县所有水库、堤防、涵闸进行拉网式排查,加固除险。要高标准实施“XX河道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清淤疏浚,修复堤防,提升河道行洪能力。能源通讯方面,电力、通讯部门要加快抢修受损线路和基站,特别是要优先保障学校、医院、安置点等重点区域的稳定供应,并启动实施“全县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增强电网韧性。要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责任机制,确保所有基础设施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第三,全力打好产业恢复重振攻坚战。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农业生产上,要抓紧修复被毁农田和灌溉设施,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开展生产自救,做好补种改种和病虫害防治。要抓好畜禽圈舍的修复和消杀工作,防止次生疫病发生。工业企业上,要落实好减税降费、贷款贴息等各项惠企纾困政策,一企一策帮助受灾企业解决厂房修复、设备重置、流动资金等实际困难,尽快复工复产。长远发展上,要积极探索“以工代赈”模式,在水毁工程修复、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中,优先吸纳当地受灾群众务工,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同时,要鼓励和引导受灾企业利用重建契机,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强化组织领导,以过硬汇聚合力、善作善成

  打赢灾后恢复重建这场硬仗,关键在,关键在人。必须把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灾后重建的强大动力和实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