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多措并举 协同发力 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 >

多措并举 协同发力 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

  作为全国汽车制造重镇,XX汽车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1958年,XX就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辆吉普车。201x年,XX汽车产量315万辆,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但随着汽车产业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低端价燃油车为主的XX汽车遭遇重创,201x年产量跌至138万辆,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02x年,XX发布《XX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x—2030 ……略…… 三角、广东省可以达到90%、70%左右。二是产业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核心关键领域依赖度高,车规级芯片、高精度传感器80%依赖进口,车载操作系统国产化率不足15%。三是科教优势发挥不够。XX高等院校一流学科主要集中在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而且传统的单一学科的知识已难以满足汽车技术日益复杂的需求,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匹配度不够高。四是产学研合作链条尚未完全打通。高校科研与企业需求存在结构性脱节,成果转化率不足10%,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迈向“生产线”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系统性障碍。

多措并举 协同发力 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

  为此,建议:

  一、补齐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汽车产业集群。一是鼓励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前瞻谋划布局固态电池研发,大力支持开展动力电池拆解、回收利用关键技术研发;提前布局“车路云一体化”典型应用场景,构建智能辅助驾驶生态体系。二是支持强化本地配套。鼓励整车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加强与国内外配套企业开展对接合作,提升汽车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率。三是支持加快转型升级。鼓励传统零部件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加快转型生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支持本土电子企业加快向汽车芯片、汽车电子转型。

  二、深化改革赋能,强化科技成果转化量产。一是整合优化学院学科优势。将学科和专业发展主动融入汽车产业发展,围绕汽车先进材料、动力电池、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等产业链布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进一步凸显汽车学科特色,有效服务汽车全链条产业。二是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建立“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的合作机制,鼓励高能级科创平台、高水平大学在企业设立科研和成果转化平台、联合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在企业培育、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强化协同。三是深化激励创新机制。推行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扩大科研人员技术路线决策权和经费使用权,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