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工作推进暨成果展示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总结今年以来全市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工作的成效与经验,精准分析当前社会治安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系统部署下一阶段打击整治、防范_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合力,持续巩固“凝心打造最美警队、聚力实现平安‘芜优’”工作成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分管领导、市公安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县(市、区)分管负责同志、公安局主要负责同志,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通信管理局、人民银行X市中心支行等相关单位分管负责同志,以及部分受助企业代表、群众代表;刚才,市公安局、X县公安局、X区公安分局、市反诈中心分别作了汇报发言,既全面梳理了工作亮点,也客观指出了存在不足,提出的工作举措务实具体、针对性强,我都同意,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工作的重大现实意义
打击突出违法犯罪是维护国j-a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关键抓手,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直接体现。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始终把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工作摆在维护_的突出位置,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防、以打创安”工作思路,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问题,持续发起凌厉攻势,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效。从社会发展大局来看,当前我市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城市能级提升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治安环境是吸引投资、留住人才、保障民生的重要基础,只有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才能为全市重点项目建设、企业生产经营、群众日常生活筑牢“安全屏障”。从群众期盼来看,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安全的需 ……略…… 对黑恶_犯罪的“零容忍”态度,严格按照“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的要求,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共摸排涉黑涉恶线索87条,经核查后立案侦查涉恶团伙案件1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8名,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1.3亿元,其中X县公安局侦破的“X某涉恶团伙案”,该团伙长期在当地欺行霸市、敲诈勒索,涉及寻衅zhi事、强迫交易等案件23起,受害群众达56人,公安机关通过3个多月的缜密侦查,最终将18名团伙成员全部抓获,为当地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60余万元。同时,我们还聚焦黑恶_滋生的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住建局等部门,对建筑工程、交通运输、农贸市场等领域进行排查整治,共排查重点场所、企业890余家,整改问题隐患156处,建立长效监管机制28项,从源头上遏制了黑恶_的滋生蔓延。截至目前,全市已实现涉黑案件“零发案”、涉恶案件“存量清零”,群众对扫黑除恶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9.1%。
(三)传统盗抢骗犯罪打击精准,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
针对入室盗窃、盗窃电动车、扒窃等传统盗抢骗犯罪,我们坚持“小案不小看、小案用心办”的理念,整合刑侦、派出所、视频侦查等警li资源,建立“快速出警、精准研判、同步追赃”工作机制,大幅提升了案件侦破效率。今年1-11月,全市共侦破传统盗抢骗案件2863起,破案率达到78.3%,较去年同期提升9.5个百分点;抓获犯罪嫌疑人1456名,追回被盗电动车326辆、手机587部、现金及贵重物品价值830余万元。其中,区公安分局侦破的“系列盗窃商铺案”尤为典型,该分局通过调取案发现场及周边的监控视频,分析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规律和逃跑路线,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某的身份信息和落脚点,仅用36小时就将其抓获,破获涉及X区、县的盗窃商铺案件47起,为受害商户挽回经济损失120余万元。在防范_方面,我们在全市范围内推进“智慧安防”建设,在街道的12个社区、X镇的8个行政村安装智能监控设备1800余套,组建“民警+辅警+网格员+志愿者”的巡逻队伍320余支,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逻防控,有效降低了传统盗抢骗案件的发案率,今年以来全市入室盗窃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1.4%,盗窃电动车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8.6%。
(四)突出违法犯罪成果展示形式多样,公安正能量广泛传播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我们创新成果展示和普法宣传方式,除了12月21日在区广场举办的成果展暨返赃大会外,还在各县(市、区)开展了多场形式多样的展示活动。比如县公安局在广场举办“打击犯罪成果展”,通过实物展示(包括缴获的毒品、管制刀具、被盗车辆等)、展板宣传(展示典型案例、防范知识等)、视频展播(播放侦查办案、追赃挽损等视频)等形式,向群众直观展示公安机关的工作成果,活动期间共接待群众2.3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8万余份;X区公安分局则结合“警民恳谈会”,邀请群众代表走进公安机关,参观办案区、指挥中心等场所,现场讲解案件侦破流程,倾听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共收集群众建议87条,现场解决群众诉求32件。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我市打击突出违法犯罪的卓越成果,更拉近了公安机关与群众的距离,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认同感较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有85%的群众表示“看到公安机关追回的赃物,感觉自己的财产安全更有保障了”。
三、清醒正视问题,准确把握当前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工作面临的形势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工作仍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段持续翻新,防范打击难度加大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段不断升级,从最初的“刷单返利”“冒充客服”,逐渐演变出“AI换脸诈骗”“虚假投资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等新型手段,且具有隐蔽性强、跨区域性广、技术含量高等特点,给侦查办案带来了很大难度。比如今年10月,X区发生一起“AI换脸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通过AI技术伪造受害人亲属的面部图像和_,以“急需资金周转”为由,骗取受害人28万元,由于犯罪嫌疑人使用的是_服务器和虚拟货币转账,公安机关在追溯资金流、锁定犯罪嫌疑人身份时遇到了诸多困难,耗时2个多月才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同时,部分群众尤其是老年人、学生_的识骗防骗意识仍然薄弱,今年以来全市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和18-22岁学生_占比达到38.7%,其中有23%的受害人是因为轻信“高收益投资”“免费礼品”等诱惑而被骗。
(二)基层防控体系仍有薄弱环节,传统犯罪防控存在漏洞
虽然我们在“智慧安防”建设和巡逻防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的防控力量仍然不足。比如镇的部分行政村,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人员以老年人为主,且村庄分布分散,智能监控设备覆盖率仅为45%,巡逻队伍也只有2-3人,导致今年以来该地区盗窃电动车电瓶、家禽家畜案件发案率较城区高出17.8%。,部分行业场所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比如区的一些网吧、旅馆未严格执行实名登记制度,给犯罪嫌疑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今年以来全市有32%的传统盗抢骗案件犯罪嫌疑人曾在未实名登记的场所落脚。
(三)部门协同联动机制仍需完善,合成作战效能有待提升
打击突出违法犯罪需要公安、法院、检察院、银行、通讯等多个部门的协同配合,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不及时、工作衔接不顺畅的问题仍然存在。比如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银行部门在冻结涉案账户时,有时会因为内部审批流程较长,导致资金被犯罪嫌疑人转移;通讯运营商在提供诈骗电话、短信数据时,数据格式不统一,给公安机关的数据分析和研判带来了不便。,部分县(市、区)的跨区域协作机制不够健全,在侦破涉及多个县区的犯罪案件时,存在警li调配不及时、侦查方向不统一等问题,影响了案件侦破效率,今年以来全市有15%的跨区域犯罪案件侦破时间超过1个月,较市内案件平均侦破时间延长了12天。
(四)公安队伍能力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还不完全适应
随着违法犯罪手段的智能化、专业化,对公安民警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部分民警在信息化侦查、大数据分析、跨境协作等方面的能力仍然不足。比如在侦破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时,部分民警对_法律政策、侦查协作流程不熟悉,在与_警方沟通协调时效率不高;在利用大数据分析犯罪线索时,部分民警缺乏数据分析思维,不能有效挖掘数据中的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