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_关于“千万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关于和美乡村建设的决策部署,总结前期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存在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全市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走深走实、提质增效。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副同志,副市长同志,各县(区)或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文旅局等相关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X个重点镇(街道)(工)委、X个省级和市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组织代表。刚才,市农业农村局汇报了全市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整体进展情况,X县、区街道、镇村分别从县域推进、街道统筹、村级实践三个层面作了交流发言,既总结了好经验、好做法,也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讲得都很具体、很实在,我都同意。这些经验做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领会,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
_指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要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久久为功、久久为功。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和“示范田”,不仅关系到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更关系到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关系到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我们必须站在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站在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全局,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关键抓手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和美乡村建设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直观体现。近年来,我市始终把乡村振兴摆在突出位置,202x年全市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个百分点。但我们也要看到,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部分村庄基础设施薄弱、产业支撑不足、人居环境有待提升。而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就是通过集中资源、重点突破,打造一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样板村,以点带面推动全市乡村振兴水平整体提升。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个、市级示范村个,这些 ……略…… 村,发展葡萄种植亩,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统一技术、统一销售,葡萄亩均产值达到万元,较传统种植增收万元;街道村,建设农产品加工厂,主要加工本地特色农产品,年加工能力吨,带动户农户就业,人均年增收元。三是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我们持续推进“五清一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清理废旧广告牌、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惯),示范村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提升。截至目前,示范村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吨、村内塘沟公里、畜禽养殖粪污吨,拆除乱搭乱建平方米,清理废旧广告牌块。同时,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示范村通双车道比例达到%,比全市农村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实现自来水、动力电、4G网络全覆盖,部分示范村还开通了公交专线,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四是治理水平持续提升。我们坚持“引领、群众参与”,在示范村建立“村组织+村民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治理模式,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示范村建设和管理。目前,个示范村均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吸纳村民代表人,累计召开村民议事会议次,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个。比如村通过村民理事会,组织群众自愿出资X万元,用于村内道路硬化和绿化,既减轻了财政压力,又提高了群众的参与感;X村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对示范村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短板不容忽视
一是规划执行刚性不足,同质化问题仍有显现。虽然我们为每个示范村编制了规划,但部分县区在实际建设中,存在“重编制、轻执行”的问题,随意调整规划内容,导致部分示范村特色不突出、同质化严重。比如县有个示范村,均以“采摘园”为主要产业,且建设模式相似,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去年有个采摘园因游客不足,经营陷入困境;区个示范村,在房屋风貌改造中,均采用“白墙黛瓦”风格,与本地“山区”特色不符,群众认可度不高。二是产业发展质量不高,可持续性有待加强。部分示范村产业规模小、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比如镇村,发展草莓种植亩,但仅以鲜果销售为主,没有深加工产品,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202x年因草莓价格下跌,农户亩均亏损元;村发展乡村旅游,但仅提供“采摘+餐饮”服务,缺乏体验式、沉浸式项目,游客停留时间平均不足小时,人均消费仅元,远低于全省乡村旅游人均消费元的水平。同时,部分示范村产业同质化严重,比如全市有个示范村发展茶叶种植,但缺乏统一品牌,各自为战,市场竞争力弱,茶叶均价仅为元/斤,而周边市统一品牌的茶叶均价达到元/斤。三是资金投入保障不足,融资渠道单一。和美乡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目前我市示范村建设资金主要依赖财政投入,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资金压力较大。202x年,全市示范村建设累计投入资金亿元,其中财政资金亿元,占比%,社会资本仅亿元,占比%。部分县区因财政紧张,甚至出现资金拨付延迟的情况,比如县个示范村建设项目,有个因资金未及时到位,工期延误个月;同时,金融支持力度也不足,目前全市针对和美乡村建设的专项贷款仅有亿元,且申请门槛高、审批流程长,部分示范村因缺乏资金,无法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四是群众参与度不够,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部分地方在示范村建设中,存在“干、群众看”的现象,没有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镇村在推进厕所改造时,因没有充分征求群众意见,部分群众不理解、不配合,导致户农户迟迟不愿改造,影响了整体进度;村在建设文化广场时,群众自愿出资出劳的仅占%,大部分建设资金依赖财政投入,群众对广场的维护意识也不强,建成后仅个月,就有处设施因人为损坏无法使用。五是后续管理机制不健全,“重建设、轻管理”问题突出。部分示范村建成后,缺乏有效的后续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维护不到位,出现“重建轻管”的现象。比如区个示范村,有个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因缺乏专业人员维护,运行仅个月就出现故障,生活污水直排问题反弹;县个示范村的文化广场,有个因没有专人管理,垃圾遍地、杂草丛生,失去了应有的功能;同时,部分示范村产业项目缺乏专业运营团队,经营效益不佳,比如村的民宿项目,因缺乏运营管理经验,入住率仅为X%,远低于全市乡村民宿平均入住率X%的水平。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动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走深走实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规划、产业、资金、群众、管理五大关键环节,拿出硬措施、硬办法,推动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提质增效、再创佳绩。
(一)坚持规划引领,打造“一村一特色”的示范村风貌
规划是和美乡村建设的“蓝图”,必须坚持科学规划、严格执行,确保每个示范村都有特色、有内涵、有活力。一是科学编制规划,突出地域特色。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示范村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文化底蕴,编制差异化的建设规划。对于山区村,要重点突出“生态宜居”,依托山水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比如县镇村,可结合本地亩林地资源,规划建设“森林康养基地”,发展林下种植、森林步道等项目;对于平原村,要重点突出“产业兴旺”,依托耕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比如区镇村,可结合亩高标准农田,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规模化种植和农产品深加工;对于水乡村,要重点突出“水乡风情”,依托水资源发展水乡旅游和水产养殖,比如镇村,可结合公里河道资源,规划建设“水乡游船”“垂钓基地”等项目。同时,要加强规划与上位规划的衔接,确保示范村规划与县域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相统一,避免规划冲突。二是严格执行规划,强化刚性约束。要建立规划执行责任制,明确各县(区)主要负责人为规划执行第一责任人,对随意调整规划、违反规划建设的,要严肃追责问责。比如县镇村在去年的规划执行中,因擅自改变产业布局,将规划的“农产品加工厂”改为“商品房开发”,我们对县分管副县长和镇进行了约谈,并责令限期整改,目前该项目已按原规划恢复建设。同时,要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市农业农村局要联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每季度对示范村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一次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规划落地见效。三是注重文化传承,彰显乡村内涵。要深入挖掘每个示范村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将文化元素融入示范村建设全过程。比如县镇村,有处明清古建筑,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将其改造为“乡村博物馆”,展示本地历史文化;区街道村,有“传统剪纸”非遗项目,要规划建设“剪纸文化园”,开展剪纸体验活动,传承非遗文化;镇村,是革命老区,有处红色遗址,要规划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旅游。通过文化传承,让示范村既有“颜值”,又有“内涵”,增强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强化产业支撑,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产业是和美乡村建设的“根基”,必须坚持“产业为基、富民为本”,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推动三产融合发展,确保示范村“建得好、能持续、群众富”。一是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夯实产业基础。要指导每个示范村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培育1-2个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避免同质化发展。比如镇村,可依托本地亩茶园资源,培育“优质茶叶”主导产业,通过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建设标准化茶园,提高茶叶品质,同时打造“村绿茶”品牌,提升市场知名度;县镇村,可依托本地万头生猪养殖规模,培育“生态养殖”主导产业,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推广“猪-沼-果”循环农业模式,提高养殖效益;区街道村,可依托紧邻市区的区位优势,培育“都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精品果蔬种植、休闲采摘等项目,满足城市居民消费需求。同时,要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市财政今年安排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对示范村特色产业项目给予X%的补贴,单个项目补贴最高不超过万元。二是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要坚持“农业+”理念,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电商、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在“农业+旅游”方面,要依托示范村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比如整合县村、区村、镇村的旅游资源,打造“生态休闲+文化体验”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同时,要丰富旅游产品业态,发展民宿、露营、研学、康养等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高旅游收入。比如镇村,可在现有采摘园的基础上,建设家精品民宿、个露营基地,开发“亲子研学”“森林康养”项目,预计可使游客停留时间从目前的小时延长到天,人均消费从元提高到元。在“农业+电商”方面,要加强示范村电商服务站建设,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推动本地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目前,我市已在个示范村建设电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