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上级关于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部署,总结我市202x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2025年及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我市聚力打造“六个之城”、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坚实支撑。参加今天会议的有、相关领导同志,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负责同志,市直有关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等)主要负责人,重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代表(涵盖供应链物流、商贸服务、设计检测、软件信息等领域),各省级服务业集聚创新区负责人,以及部分行业协会代表。刚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分别就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情况、商贸服务与现代物流推进成效、科创赋能相关工作进展、智算与数字经济发展成果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既总结了成绩,也指出了问题,提出的下一步计划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生产性服务业是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链条,包括供应链和现代物流、商贸服务、设计检测、软件信息、科技服务等多个领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市始终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其实现了较快发展。202x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这一成绩的取得,生产性服务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年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维持在50%以上,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2%,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80万人,为全市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比如X县202x年依托当地制造业基础,大力发展零 ……略…… 生产力”主线,统筹安排市级专项资金超5亿元,聚焦政策协同、科创赋能、智算引领、主体培育等重点领域,全力破解发展瓶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实现量质齐升。
(一)强化政策协同发力,构建分层错位支持体系
政策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做好政策的上下衔接、分层错位,才能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是做好与上级政策的衔接落实。近期,出台了《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5年)》,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发改委要牵头做好政策解读和任务分解,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对照省里政策,梳理我市现有政策与省里政策的衔接点、空白点,确保省里政策在我市落地见效。比如,省里提出对省级服务业集聚创新区给予资金支持,我市要抓紧制定配套政策,明确申报条件、评审流程、资金使用标准,确保符合条件的集聚区都能享受到政策红利。202x年,我市园区成功申报省级服务业集聚创新区,获得省里资金支持500万元,2025年我们要推动园区、X园区等3个集聚区申报,力争获得省里支持超1000万元。二是加强市内政策的分层错位。要出台《X市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根据各县(市、区)产业基础和发展特色,明确不同区域的发展重点,避免同质化竞争。比如,X区、X区要重点发展软件信息、设计检测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依托现有产业园区,打造高端服务产业集群;X县、X县要聚焦供应链和现代物流,围绕当地制造业需求,建设区域性物流枢纽;街道、街道等城区街道要发展社区商贸服务、配送服务等便民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同时,要合理分配市级专项资金,2025年超5亿元的专项资金中,30%用于企业奖补(重点支持高技术服务业企业)、25%用于集聚创新区建设、20%用于人才培育、25%用于应急储备,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三是推动政策向产业链关键环节延伸。要聚焦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关键环节,比如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供应链管理等,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拓展。202x年,我市设计公司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产品研发设计服务,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10个,新增产值2亿元,2025年我们要对这类为制造业提供高端服务的企业给予奖补,按其服务收入的10%给予奖励,单个企业年度奖励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二)深化科创赋能行动,打造多点支撑创新格局
科技创新是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要通过建设创新平台、招募科创合伙人、开放场景机会等举措,为生产性服务业注入创新动能。一是高标准建设创新园区。要加快推进湾谷科技园等18个创新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打造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每个园区要明确主导产业,避免“大而全”,比如湾谷科技园要重点发展科技服务、人工智能服务,2025年计划引进科技服务企业50家,实现产值超20亿元;创新园区要聚焦检验检测,建设区域性检验检测中心,2025年要引进检验检测企业30家,为周边制造业企业提供一站式检测服务。同时,要加大对园区的投入,2025年市级专项资金中安排1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善园区道路、供电、网络等设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二是广泛招募“鸠兹科创湾”合伙人。要面向全社会招募“鸠兹科创湾”资源链接类、科技服务类合伙人,建立合伙人库,根据服务绩效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助。资源链接类合伙人要重点帮助我市企业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推动产学研合作;科技服务类合伙人要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知识产权服务等。202x年,我市已招募合伙人20家,其中科技服务公司帮助10家企业申报专利50项,推动2项科技成果转化,2025年计划招募合伙人50家,实现服务企业超500家,带动科技成果转化超100项。同时,要建立合伙人考核机制,每季度对合伙人服务绩效进行评估,对评估优秀的给予额外奖励,对不合格的予以清退。三是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要对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分档给予一次性奖励,鼓励各类创新平台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202x年,我市企业建设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软件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支持,帮助企业突破关键技术5项,2025年我们要对这类创新平台给予奖励,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奖励50万元、省级重点实验室奖励200万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奖励1000万元。同时,要推动创新平台开放共享,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的仪器设备向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开放,按其开放服务收入的20%给予补贴,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四是积极开放场景机会。要推动全市企事业单位开放场景机会,先行试用新技术新产品,对标杆示范场景项目给予相应奖励。202x年,我市服务中心试用X企业的智能审批系统,审批效率提升30%,减少企业跑腿次数50%,成为省级标杆示范场景,获得奖励100万元。2025年,我们要在制造业、物流、商贸等领域开放100个场景机会,每个场景项目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其中制造业场景占比不低于40%,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
(三)加快智算引领发展,建设数字经济示范城市
智算和数字经济是生产性服务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要通过实施数据券政策、深化算力融合应用、建设数据要素示范区等举措,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一是全面实施数据券政策。要发布长三角区域首部“数据券”实施办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数据要素开发、交易与流通。数据券主要用于补贴企业购买数据产品和服务、开展数据要素开发,2025年全市计划发放数据券5000万元,其中30%用于制造业企业购买数据服务、40%用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数据开发、30%用于数据交易平台建设。202x年,我市区企业使用数据券100万元,开发物流数据产品2个,实现交易额500万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15%,2025年要扩大数据券使用范围,力争带动社会资本超2亿元参与数据要素开发,培育数据服务企业50家。同时,要建立数据券使用监管机制,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定期对数据券使用情况进行审计,防止骗取补贴等行为。二是深化算力与行业融合应用。要出台《X市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设一流智算之城若干举措》,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支持企业运用智算资源开展技术创新与场景应用。要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及算力产业发展,推动智算在物流、商贸、制造等领域的应用。202x年,我市人工智能企业运用智算资源开展物流路径优化算法研究,帮助物流企业降低运输成本20%,2025年我们要对这类企业给予支持,按其智算资源使用费用的30%给予补贴,单个企业年度补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同时,要建设智算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智算中心建设,2025年要实现算力规模达到100PFlops,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智算服务。三是加快建设数据要素创新示范区。要依托X产业园,建设数据要素创新示范区,吸引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交易等企业入驻,打造数据要素产业集群。202x年,示范区已入驻数据企业30家,实现产值5亿元,2025年要入驻企业50家,产值突破10亿元。同时,要完善数据交易机制,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