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全市推进工业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市推进工业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市推进工业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会议上的讲话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推进工业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_文化思想和_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关于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围绕我市“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的核心定位,总结前期工业研学旅游工作进展,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重点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合力,加快打造特色工业研学品牌,为推动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型、建设文化强市提供有力支撑。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县(市、区)分管负责同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同志,各重点工业企业(集团)、A级旅游景区、研学基地负责人,以及部分中小学校长代表。刚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汇报了全市工业研学旅游工作总体推进情况,市教育局介绍了研学实践教育与学校课程融合的思路举措,X、X工业集团分别就工业遗产活化利用、企业研学点建设作了典型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具体、很实在,既有数据支撑,又有实践案例,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发展工业研学旅游的重大战略意义

  工业研学旅游是将工业遗产、工业文化、工业技术与教育研学深度融合的新型旅游形态,既是传承工业精神、活化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更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文化强市的关键举措。当前,我市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工业研学旅游,不仅符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更契合我市实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

  (一)发展工业研学旅游是传承工业文化、彰显城市特色的必然要求

  我市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工业历史积淀深厚、工业遗产资源丰富,从1878年创办的煤矿(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到1881年修建的铁路(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再到1882年制造的“龙号”蒸汽机车(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多项“中国第一”在此诞生,这些工业遗产不仅是我市的“城市名片 ……略…… 这充分说明我市工业研学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发展工业研学旅游,既是满足群众“高品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具体行动,也是我市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内容。文化强市建设不仅需要“厚重的文化底蕴”,更需要“鲜活的文化载体”,工业研学旅游正是将我市工业文化“活化呈现”的载体,能够让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比如我市去年推出的“工业研学精品线路”,串联了X煤矿遗址、铁路博物馆、钢铁研学园等点位,全年接待外地研学团队批次、万人次,不仅带动了旅游收入增长,更让“X工业文化”走向了全国。同时,通过工业研学旅游,还能提升市民的文化自信和城市认同感,202x年我市开展的“工业文化进社区”活动,吸引了万余名市民参与,其中%的市民表示“通过活动更加了解家乡的工业历史,为家乡感到自豪”。可以说,发展工业研学旅游,既是顺应群众期盼的“民生工程”,也是推动文化强市建设的“文化工程”,必须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动工业研学旅游落地见效

  根据部署和我市实际,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业研学旅游工作要围绕“研发产品、拓展市场、构建课程、提升服务”四大核心,重点抓好九项任务,其中培育30个工业研学旅游点、打造6个工业类博物馆、推出8条特色定制线路是核心目标。各级各部门要聚焦这些重点任务,细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一)紧扣“产品研发”核心,打造多层次工业研学旅游载体

  工业研学旅游产品是发展的基础,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打造”,重点建设“工业研学旅游点、工业类博物馆、工业研学综合体”三类载体,确保全年培育30个工业研学旅游点、建成6个工业类博物馆。

  一是高标准培育工业研学旅游点。要按照“资源优质、设施完善、课程丰富、安全规范”的标准,从全市工业遗产、重点工业企业、工业园区中筛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点位进行重点培育。在培育过程中,要突出“差异化”,避免同质化竞争:对于工业遗产类点位,要重点做好“保护+活化”,比如镇的老纺织厂遗址,要保留原有厂房结构、纺织设备,开发“近代纺织技术体验”“纺织产品创意设计”等课程;对于现代工业企业类点位,要重点做好“开放+科普”,比如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要开放生产线参观通道,开发“汽车组装模拟”“智能制造科普”等课程;对于工业园区类点位,要重点做好“整合+联动”,比如经济开发区,要整合区内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企业资源,推出“产业链研学之旅”,让学生了解产品从研发到生产的全过程。同时,要严格研学旅游点建设标准,每个点位必须配备专门的研学导师(不少于名)、完善的安全设施(如应急通道、防护装备)、固定的研学场地(面积不少于平方米),2025年6月底前,市文旅局要联合相关部门完成30个点位的验收工作,对验收合格的点位授予“全市工业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称号,并给予每个点位X万元的资金扶持。

  二是高质量建设工业类博物馆。要围绕“展现工业历史、传播工业文化、普及工业知识”的定位,重点建设6个工业类博物馆,分别是“X工业历史博物馆”“煤炭工业博物馆”“铁路工业博物馆”“钢铁工业博物馆”“机械制造博物馆”“新能源工业博物馆”。其中,“X工业历史博物馆”作为核心馆,要投资万元,选址在市中心城区,建筑面积不少于平方米,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互动、场景复原等方式,全面展现我市从近代到现代的工业发展历程,计划2025年底前建成开放;其他5个专业博物馆要依托现有资源建设,比如“煤炭工业博物馆”依托煤矿遗址建设,“铁路工业博物馆”依托铁路老站房建设,2025年12月底前全部建成开放。每个博物馆要配备专业的讲解员(不少于名)、开发配套的研学课程(不少于门),并与周边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成为学校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同时,要推动博物馆“数字化转型”,建设线上虚拟博物馆,开发VR研学体验项目,让游客足不出户就能“云游”博物馆,扩大博物馆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是高水平打造工业研学综合体。要在培育单个研学点、建设博物馆的基础上,推动“点线面”结合,打造一批集“研学、体验、住宿、餐饮、购物”于一体的工业研学综合体。重点在X区、X县、X开发区布局3个市级工业研学综合体:区工业研学综合体要整合周边煤矿遗址、钢铁研学园、铁路博物馆等资源,建设研学接待中心(床位不少于张)、研学实践基地(课程不少于门)、工业文创商店等设施,打造“一日研学+多日体验”的模式;X县工业研学综合体要依托当地的新能源产业,开发“光伏技术体验”“风电设备科普”等课程,建设新能源研学实验室,吸引青少年参与;开发区工业研学综合体要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与工业大学、X研究院合作,开发“工业设计”“机器人操作”等高端研学课程,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研学平台。每个综合体要制定统一的运营标准,建立“引导、企业运营、学校参与”的模式,2026年底前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

  (二)突出“市场拓展”关键,构建广覆盖研学客源网络

  市场是工业研学旅游发展的生命线,必须坚持“立足本地、辐射京津冀、面向全国”的思路,通过“活动牵引、合作联动、品牌推广”等方式,不断扩大客源市场,确保2025年全市工业研学旅游接待量突破X万人次。

  一是办好重点推广活动,吸引客源集聚。要继续办好“京津冀百名校长共话X工业研学”活动,在去年成功举办的基础上,2025年5月要邀请京津冀地区所中小学校长、家研学机构负责人来我市实地考察工业研学点位,召开专题座谈会,签订合作协议(计划签订不少于份)。同时,要启动“传承工业精神・赋能未来创新”X工业研学精品课程设计大赛,设置一等奖名、二等奖名、三等奖名,奖金分别为X万元、万元、万元,吸引全国范围内的研学机构、高校、企业参与,评选出的优秀课程将纳入全市工业研学课程库,并在全国推广。,要结合重要时间节点,举办“工业研学季”“工业文化节”等活动,比如在暑假期间推出“青少年工业夏令营”,在国庆期间推出“工业研学嘉年华”,吸引更多游客参与,2025年计划举办各类推广活动不少于场,带动客源增长%。

  二是深化区域合作联动,拓展客源范围。要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北京市、天津市文旅部门、教育部门建立合作机制,签订《京津冀工业研学旅游合作协议》,推动三地研学资源共享、客源互送、标准互认。具体来说,要与北京市区、天津市区建立“结对合作”关系,互设研学旅游推广中心,互推研学线路;要与京津冀地区所高校、所中小学签订“研学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源渠道;要加入“京津冀研学旅游联盟”,参与联盟组织的展会、推介会等活动,提升我市工业研学旅游的知名度。同时,要积极开拓长三角、珠三角等外地市场,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举办“X工业研学旅游推介会”,与当地大型旅行社、研学机构合作,推出“X工业研学精品线路”,2025年计划组织外地推介活动不少于场,外地客源占比提升至%以上。

  三是加强品牌宣传推广,提升市场影响力。要构建“线上+线下”全方位宣传矩阵,线上要利用抖音、微信视频号、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制作一批高质量的工业研学宣传视频、图文内容,邀请网红博主、旅游达人来我市体验并宣传,计划2025年制作宣传内容不少于条,总播放量突破亿次;要在携程、美团、马蜂窝等旅游平台开设“X工业研学专区”,展示研学线路、研学点信息,提供在线预订服务,2025年在线预订占比要达到X%以上。线下要在我市火车站、汽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枢纽设置工业研学宣传牌,在公交车、出租车车身张贴宣传广告;要在京津冀地区的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场所发放宣传手册(计划发放不少于X万册)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