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引领基层治理调度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关于基层治理的最新精神,特别是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第三次全体会议的重要部署,全面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精准分析当前存在的短板与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会议传达了上级会议精神,通报了全市的总体进展情况,各县区也分别作了汇报,讲得都很好,各有亮点,也点出了问题。下面,我结合大家的汇报和前期的调研情况,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深刻认识新时代引领基层治理的极端重要性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为统领,围绕基层治理这一重大课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各级组织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将的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长期困扰基层的难题正在逐步破解,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了实实在在的提升。可以说,引领基层治理的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显著的,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通过刚才的通报和各县区的汇报,结合我们日常的督导调研,一些深层次、普遍性的问题依然突出,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一,“小马拉大车”的困境依然突出。基层权责不对等的问题由来已久,尽管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象。大量非本级职责的行政事务、创 ……略…… 、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加强对换届工作的全程指导和监督,对可能出现的干扰破坏选举、拉票贿选等违法违纪行为,要保持高压态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三是要做好“衔接关”。换届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要提前做好新一轮后备力量的储备和培养工作,形成源源不断的活水。换届结束后,要第一时间组织新任“两委”班子成员进行集中培训,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提升履职能力。同时,要关心关爱离任干部,做好思想工作和生活保障,营造“新老交替、薪火相传”的良好氛围。
(二)破陈规,树新风,深入有序推进农村高额彩礼等问题综合治理。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是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加重群众负担的一大顽疾。推进移风易俗,是引领基层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这项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一要强化引领和员示范。要发挥村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治理高额彩礼、推进移风易俗作为抓的“一把手”工程。要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员、干部带头承诺、带头践行,自觉抵制高额彩礼,不大操大办,为群众作出表率。我们的员干部家里办喜事,要主动向组织报告,自觉接受监督。二要健全完善“一约四会”工作机制。要指导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明确彩礼、酒席、人情往来等的指导性标准,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有约可依”。要激活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的作用,让这些群众性自治组织真正运转起来,通过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将移风易俗的要求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在一些地方的实践中,通过引领和村民公约的完善,成功推动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现象,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三要加强宣传引导和综合施策的能力。要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婚俗改革的先进典型,曝光反面案例,在全社会营造“婚事新办、喜事简办”的浓厚氛围。同时,要统筹民政、妇联、共青团等各方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年联谊、集体婚礼等活动,为青年人提供健康的交友平台和新式的婚庆服务,从源头上减少高额彩礼的滋生土壤。
(三)促融合,提能级,稳妥积极推动“村居融合”改革试点。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接合部、城中村等区域的治理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和城市社区治理模式都难以完全适应。“村居融合”改革,就是要探索一种新型的基层治理单元模式,实现城乡治理资源、服务、文化的深度融合。我们要坚持试点先行、稳妥推进的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改革的核心在于“融”。一是在组织设置上融合,探索组织设置的新模式,推动村组织和社区组织在功能、资源、活动上的互联互动。二是在治理机制上融合,将城市社区精细化的网格管理、专业化的社工服务等引入乡村治理,同时将乡村自治的优良传统、熟人社会的优势融入社区治理。三是在资源配置上融合,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资源,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向融合区域倾斜,实现均等化发展。四是在产业发展上融合,结合区域特点,规划布局特色产业,促进村民就业、集体增收,为治理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这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试点县区要成立工作专班,制定详细方案,确保改革平稳有序,真正改出成效、改出活力。
(四)抓落实,求实效,全面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四项行动”。为进一步将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抓实抓细,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进“四项行动”。这既是落实上级部署的具体化,也是解决我市当前突出问题的精准化举措。一是实施“基层强基行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组织,配齐配强组织。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日等组织生活制度,提升内生活的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要加大在青年、产业工人、高知识_中发展员的力度,优化员队伍结构。二是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这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民生实事。要学借鉴一些地区的先进经验,如推行观摩评比、“争星夺旗”等制度,建立奖惩分明的长效机制。要聚焦农村的“三大革命”、城市的“牛皮癣”、老旧小区的环境卫生等重点难点,发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像有的地方推行“+整治”模式,由员干部带头分包片区,责任到人,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要将这种做法推广开来。三是实施“社会矛盾化解攻坚行动”。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要建强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村(社区)调解委员会等平台,推广“一站式”矛盾调解模式。要畅通、网络、热线等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确保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有人听、有人管、有人办。特别是要关注征地拆迁、劳资纠纷、邻里关系等重点领域,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四是实施“为民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和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更多高频服务事项下沉到基层,建设功能集成的群服务中心,真正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社区)”。要关心关爱特殊困难_,落实好各项兜底保障政策。要优化服务方式,对于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_,要主动提供上门服务、代理服务,把服务的温度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
三、创新驱动,强化保障,不断夯实基层善治的长远根基
要从根本上提升基层治理水平,除了抓好上述重点任务,还必须在方法创新和要素保障上下功夫,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持久动力。
(一)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基层治理“智治”水平。信息时代的基层治理,必须插上科技的翅膀。我们要大力探索“科技+”基层治理模式,用好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