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总结我市前期示范项目建设的工作进展,系统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与短板不足,详细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举措,全力推动我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切实提升全市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高品质健康需求。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分管卫生健康工作的领导同志,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市医保局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负责同志,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分管卫生健康工作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卫健委、财政局、医保局主要负责同志,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含中医医院)主要负责同志,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市第一中心医院等市级重点医院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市有关部门相关科室负责同志。刚才,市卫健委就全市示范项目整体推进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作了汇报,市财政局就示范项目资金保障、拨付进度及监管措施作了说明,市医保局就医保配套政策落实、医疗费用控制等工作作了汇报;X县、X县分别结合县域实际,分享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级医院能力提升的经验做法,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市第一中心医院就医院专科建设、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规划作了交流发言。大家的汇报和发言都很务实、很有针对性,既客观总结了成绩,也精准指出了问题,提出的思路举措符合工作实际,我都同意。希望大家会后认真梳理、消化吸收,结合各自职责和工作实际,制定具体落实方案,把这些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下面,结合当前工作形势和我市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重大意义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主阵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改革任务,更是关系民生福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民生工程。我市被列为全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建设城市,这既是国家和省对我市前期医疗卫生工作的 ……略…… 、9150元),群众“看病贵”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些短板和不足,不仅影响了群众的就医体验,也制约了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而示范项目建设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通过实施医疗高地建设、区域医疗次高地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提升等工程,我们可以集中力量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我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动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推进示范项目建设是增进全市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要举措
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不仅希望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还希望看病更便捷、更经济、更舒心。但从我市实际情况来看,群众在就医过程中还面临不少痛点、堵点问题。比如,在就医便捷性方面,由于分级诊疗体系不健全,基层服务能力不足,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涌向市级医院,导致市级医院“人满为患”,患者平均候诊时间长达45分钟,而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医疗资源闲置浪费;在就医经济性方面,部分医院存在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过度治疗等问题,202x年我市公立医院药品费用占比为38.6%、耗材费用占比为15.2%,分别高于国家控制标准(30%、12%)8.6个、3.2个百分点,增加了群众的就医负担;在就医体验方面,部分医院服务流程不优化、就医环境不舒适、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202x年我市公立医院群众满意度为86.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低于北京市(92.1%)、天津市(90.3%)。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就是要聚焦群众的这些痛点、堵点问题,通过构建分级诊疗体系让群众“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市”,通过学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让医疗费用更合理,通过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让服务更优质,通过优化服务流程让就医更便捷,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的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比如,X县通过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将县医院与12个乡镇卫生院组建为医共体,县医院专家定期到乡镇卫生院坐诊,基层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与县医院互认,202x年该县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占比从42%提升至58%,群众在基层就医的比例明显提高,平均就医距离缩短了8公里,就医成本降低了15%,群众满意度从82%提升至91%,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了医改带来的实惠。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落地见效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建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各医疗机构要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攻坚克难,确保示范项目建设取得实效。具体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在构建优质高效分级诊疗体系上作示范,让群众就医更便捷
构建优质高效的分级诊疗体系,是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的关键举措,也是示范项目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我们要通过实施“三大工程”,进一步整合区域医疗资源,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构建“城市优、县域强、基层稳”的分级诊疗格局,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1.实施医疗高地建设工程,提升市级医院核心竞争力
市级医院是区域医疗服务的“龙头”,承担着区域内急危重症救治、复杂疾病诊疗、医学科研教学等重要任务。我们要集中力量支持市级医院做强做优,打造区域医疗高地。一是支持龙头医院打造优势专科。重点支持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市第一中心医院2家三甲医院,围绕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骨科疾病、妇产科疾病、肿瘤疾病等群众需求大、外转率高的病种,打造10个市级重点专科、5个省级重点专科、2个国家级重点专科。202x年,已投入资金3000万元用于这2家医院的专科建设,购置了3.0T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机等先进医疗设备20台(套),引进高层次医疗团队3个(北京协和医院心血管团队、301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科团队)。下一步,要继续加大投入,2025年计划再投入2500万元,支持这2家医院开展临床科研攻关,力争在心血管介入治疗、脑肿瘤微创手术、关节置换手术等技术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将三四级手术占比从目前的48%提升至60%以上,急危重症救治成功率从92%提升至95%以上,区域内就诊率从85%提升至90%以上,切实减少患者外转。二是推动市级医院与国内知名医院合作。目前,我市已有6家市级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301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等12家国内知名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协作关系,202x年开展远程会诊2300例、远程教学120场次、远程影像诊断1800例。2025年,要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计划再与8家国内知名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新增远程心电诊断中心、远程病理诊断中心、远程超声诊断中心各1个,实现远程医疗服务覆盖所有县级医院和市级医院重点专科,力争全年开展远程会诊3500例以上、远程教学200场次以上,让群众在本地就能享受到国家级优质医疗服务。三是加强市级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市市级医院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8万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3200人,占比17.8%,低于北京市(25.6%)、天津市(22.3%)的水平。2025年,要实施“名医名护”培养计划,选拔培养市级名医50名、名护80名,给予每人每年10万元的培养经费;同时,引进博士研究生100名、副高级以上职称医疗人才80名,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的安家补贴和每月3000元的生活补贴,切实提升市级医院的人才竞争力。
2.实施区域医疗次高地建设工程,强化县级医院枢纽作用
县级医院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承担着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急危重症抢救的重要任务,是分级诊疗体系的关键环节。我们要通过实施区域医疗次高地建设工程,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让群众“大病不出县”。一是推进县级医院能力达标建设。目前,我市18个县(市、区)中,已有13个县的县级医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还有5个县的县级医院未达标。2025年,要投入资金1.5亿元,支持这5个县的县级医院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和设备更新,重点完善急诊科、妇产科、儿科、骨科、心血管内科等科室建设,确保年底前所有县级医院全部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同时,支持每个县的县级医院打造2-3个县域重点专科,比如X县人民医院重点打造骨科、X县人民医院重点打造心血管内科,力争2025年底前每个县至少有1个专科达到市级重点专科水平,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二是开展县级医院对口帮扶。安排我市8家市级医院对口帮扶18家县级医院,每家市级医院帮扶2-3家县级医院,通过专家驻点、远程指导、人才培训等方式,帮助县级医院提升诊疗能力。202x年,市级医院已选派专家320人次到县级医院驻点坐诊,开展手术860台次,培训医务人员1500人次,帮助县级医院新增技术项目120项。2025年,要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计划选派专家500人次,开展手术1200台次,培训医务人员20xx人次,帮助县级医院新增技术项目180项,重点提升县级医院开展三四级手术的能力,将县级医院三四级手术占比从目前的25%提升至35%以上。三是完善县级医院运行机制。深化县级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落实县级医院自主招聘权,允许县级医院根据发展需要自主招聘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同时,完善县级医院薪酬分配制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