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全市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市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市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前期全市农村供水保障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不足,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拧紧农村供水“安全阀”,切实保障广大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为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奠定坚实基础。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分管领导、分管领导,各县(市、区)分管负责人,市水利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负责人,各县(市、区)水利局局长、分管副局长,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及负责农村供水工作的具体同志,部分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运营管理单位负责人。刚才,市水利局汇报了全市农村供水保障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总体进展情况,X县、X市、X市分别就各自区域内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水质提升、管护机制完善等工作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具体、很实在,既有工作成效的总结,也有问题的梳理和下一步计划,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农村供水保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农村供水保障工作事关广大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民生福祉改善,事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是一项带有基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我们必须从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一)农村供水保障是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民生底线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饮水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对于广大农村群众而言,能否喝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从我市情况来看,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达到X%,涉及X个县(市、区)、X个乡(镇)、个行政村、万农村群众,农村供水保障工作覆盖范围广、涉及人数多,任务十分艰巨。前期,通过我们的努力,虽然大部分农村地区实现了集中供水,但仍有部分偏远乡村、山区村组存在供水不稳定、水质不达标等问题。比如,在前期排查中发现,县乡村由于地处山区,供水管道铺设难度大、维护成本高,部分村民家中仍存在旱季水压不足、用水困难的情 ……略…… 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工作持续推进。目前,61个问题中已立行立改15个,整改完成率达到24.6%;30个问题已制定详细整改计划,明确在10月底前完成整改,正在按计划推进;其余16个问题已纳入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工作,将逐步推进解决。比如,针对市镇村供水管道老化导致漏水严重的问题,当地水利部门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维修更换,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米老化管道的更换工作,恢复了正常供水,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针对县乡水源地周边存在畜禽养殖污染的问题,当地组织环保、农业农村等部门对养殖场进行了清理整治,拆除了违规养殖场家,对水源地周边进行了绿化防护,有效保障了水源地安全。

  (二)工程建设提质增效,农村供水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我们始终把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作为提升供水保障能力的关键抓手,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工程布局,加快推进一批重点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有效解决了部分区域农村群众饮水难题。在资金保障方面,今年以来,全市共落实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531万元,计划实施维修养护项目59处,覆盖农村人口65万人。截至目前,所有59处维修养护项目已全部启动,完成进度达到23%,其中县镇供水工程、市乡供水工程等13处项目已完成维修养护工作,恢复和提升供水能力立方米/日,受益群众万人。同时,落实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质提升项目资金239万元,计划实施水质提升项目19处,目前已有处项目开工建设,处项目完成设备采购,预计所有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在重点工程推进方面,县镇龙口水厂至村管道铺设及提质改造项目已开工建设,目前形象进度达到55%左右,已完成管道铺设公里,建设蓄水池立方米,预计项目建成后,将解决县镇沿线8个村、2所学校共16494人的饮用水问题,彻底改善该区域供水不稳定、水质不达标等情况。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一期)中的供水工程改扩建项目进展顺利,已在水厂旁新建1500立方米/日沉淀池1座、过滤池1座及配套消毒处理设备,完善输配水管网公里,项目建成后,片区日供水能力将从原来的立方米提升至1000立方米,不仅能够满足当前片区万群众的用水需求,还可满足未来5年用水增长需求,彻底解决该片区长期存在的用水难题。市城乡统筹供水项目中的水厂二期扩容提质改造工程已接近尾声,该项目主要将水厂制水规模由2万吨/日提升至5万吨/日,同时延伸供水管网公里,覆盖镇片区、镇片区、乡片区、镇集镇周边及村、村片区,项目建成后,市农村集中供水率将提升至%,水质达标率将提升至%,进一步提高了当地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三)部门联动机制不断完善,协同推进格局初步形成

  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各方协同配合、形成合力。我们注重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形成了“主导、水利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格局。市水利局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对全市农村供水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监督,定期组织开展调研督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财政局积极保障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维修养护资金,及时下达资金计划,加强资金使用监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安全高效。市卫健委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水质的监测检测,制定了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计划,在全市设立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点个,每季度开展一次水质检测,及时向水利部门反馈水质监测结果,为水质提升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市生态环境局加强对农村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开展农村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和环境整治工作,依法查处水源地周边环境违法行为,保障水源地安全。各县(市、区)也建立了相应的部门联动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比如,在县镇水源地保护工作中,县水利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清理水源地周边违规种植作物亩、拆除违规建筑平方米、取缔畜禽养殖点个,有效改善了水源地周边环境;在市水质提升工作中,市水利局与卫健委密切配合,根据水质监测结果,针对性地为处农村供水工程配备了消毒设备,开展水质处理技术培训场次,培训人员人次,有效提升了农村供水工程水质处理能力。

  (四)资金筹措渠道不断拓宽,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资金是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的重要保障。我们坚持“引导、争取奖补、引入民资、用户自筹”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思路,不断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为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在投入方面,各级将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今年市级财政已安排农村供水相关资金万元,各县(市、区)也相应安排了配套资金,其中县安排万元、市安排万元、市安排万元,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护提供了基础保障。在争取上级奖补方面,市水利局积极对接省水利厅、省财政厅等部门,主动争取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城乡供水一体化等方面的上级资金支持,今年以来已争取上级资金万元,其中资金万元、省级资金万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水质提升、水源地保护等工作。在引入社会资本方面,我们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运营。比如,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一期)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万元,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提高了项目建设和运营效率;县镇供水工程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企业投资万元,对原有供水工程进行提质改造,提升了供水能力和服务水平。在用户自筹方面,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引导受益群众合理承担部分建设和管护费用,今年以来,全市农村群众通过自筹方式投入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护资金万元,其中县村群众自筹万元用于村内供水管网改造,市镇群众自筹万元用于供水工程入户建设,形成了、社会、群众共同投入的良好局面。

  三、清醒正视问题,深刻剖析当前农村供水保障工作的短板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农村供水保障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与群众的期盼、与乡村振兴的要求、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一)水源地保护存在漏洞,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水源地是农村供水的“源头活水”,水源地保护直接关系到供水水质安全。目前,我市部分农村水源地保护还存在诸多问题,安全风险较大。一是部分水源地保护区划定不规范。虽然大部分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已划定保护区,但仍有个小型农村水源地因地理位置特殊、划定难度大等原因,尚未完成保护区划定工作,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比如,县乡村水源地位于山区峡谷地带,周边地形复杂,保护区划定工作进展缓慢,目前仍未明确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二是水源地周边污染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农村水源地周边存在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问题,对水源地水质构成威胁。据排查,全市有个农村水源地周边存在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农户在水源地周边种植作物时过量使用农药化肥,雨季时农药化肥残留随雨水流入水源地;有个水源地周边存在生活污染,主要是部分村民将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随意倾倒排放,污染水源;有X个水源地周边存在畜禽养殖污染,部分养殖场未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养殖废水直接排放,对水源地水质造成影响。三是水源地监测能力不足。目前,我市农村水源地监测主要依赖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和环境监测机构,监测频次较低,监测指标不够全面,难以实时掌握水源地水质变化情况。大部分农村水源地没有建立常态化监测机制,缺乏现场快速监测设备,遇到突发污染事件时,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置,延误最佳应对时机。

  (二)水质提升任务艰巨,部分区域水质达标率不高

  虽然我们在农村供水水质提升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工程设施落后、管护水平不高等原因,部分区域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仍然不高,难以满足群众对优质饮用水的需求。一是部分供水工程水质处理设施不完善。全市有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缺乏必要的水质净化和消毒设施,主要以简单沉淀过滤为主,无法有效去除水中的_物质,尤其是在雨季,水源地水质浑浊时,供水水质很容易超标。比如,县镇供水工程建设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建设标准低,仅配备了简单的沉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