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冬季城市精细化保洁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冬季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面临的复杂形势,系统总结前期冬季保洁工作的成效与不足,全面部署下一阶段冬季城市精细化保洁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压实各级责任、细化工作举措,以更高标准、更实推动冬季城市环境品质提升,为广大市民营造干净整洁、安全畅通、温暖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分管领导,市城管局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分管领导、城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市场监管局等相关市直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城区各街道办事处、近郊乡镇主要负责人,部分重点社区(村)负责人及环卫企业代表。刚才,市城管局、X区城管局、县镇、X环卫公司分别作了汇报发言,大家既客观总结了各自在冬季保洁工作中的特色做法和阶段成效,也坦诚指出了当前存在的机械作业调度不精准、卫生死角清理不彻底、垃圾收运衔接不顺畅等问题,提出的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举措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学借鉴先进经验,对照自身问题短板,逐项研究改进措施,切实把会议部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冬季城市精细化保洁工作的重要意义
冬季是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特殊考验期”,低温、寒潮、冰雪等天气不仅增加了保洁作业难度,更直接关系到市民出行安全、城市形象展示和群众生活品质。做好冬季城市精细化保洁工作,不是简单的“扫干净、运及时”,而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更是展现城市文明程度的关键窗口,我们必须从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一)做好冬季城市精细化保洁是保障市民出行安全的必然要求
冬季气温低、降水多,路面易出现结冰、积雪、积尘等问题,一旦保洁不及时、处置不到位,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威胁市民生命财产安全。从近年来的情况看,我市冬季因路面结冰导致的交通事故占全年事故总量的12% ……略…… 业机制”,当气温高于10℃时,实行“洒水+洗扫+雾炮”组合作业,每日作业4次,重点清除路面油污、积尘;当气温在5℃-10℃时,减少洒水频次,改为“洗扫+雾炮”作业,每日作业3次,避免路面湿滑;当气温低于5℃时,全面停止带水作业,仅进行干扫作业,每日作业2次,确保路面无杂物。11月以来,全市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8%以上,较去年同期提升3个百分点。三是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加强。针对寒潮、降雪等恶劣天气,制定了《冬季城市保洁应急处置预案》,组建了支应急作业队伍,配备融雪盐吨、防滑沙立方米。12月日降雪天气中,全市应急队伍2小时内全部到位,X台融雪车、名作业人员同步开展融雪除冰作业,确保了主城区条重点道路在降雪后4小时内恢复畅通,未发生大规模交通拥堵。
(二)人工精细化作业不断深化,卫生死角清理成效明显
各级城管部门聚焦机械作业无法覆盖的区域,组织环卫工人开展“拉网式”清理,有效解决了一批卫生死角问题。一是作业力量全面加强。全市共投入环卫工人名,其中市本级名、各县(市、区)名,较日常增加20%的作业人员,实行“两班倒”制度,作业时间从早上5:00持续到晚上21:00,确保重点区域保洁无空档。二是保洁范围精准覆盖。将城区划分为个保洁片区,每个片区明确名片区长、名保洁员,实行“划片包干、责任到人”,重点对道路路面、绿化带、树坑、下水井箅子、公交站台等区域进行清理。11月以来,全市环卫工人累计清理路面烟头、纸屑等杂物吨,清理绿化带白色垃圾、枯枝落叶吨,清理树坑积存尘土立方米,疏通下水井箅子个,擦拭公交站台、果皮箱等城市家具X次。三是重点区域专项整治。针对商场、学校、医院、车站等人员密集区域,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组织专人进行巡回保洁,增加作业频次。例如,区商场周边,之前因人流大、垃圾产生量多,经常出现路面杂物堆积的情况,通过增加3名专职保洁员、每日巡回保洁8次,目前该区域路面整洁度显著提升,市民投诉量较11月初下降70%。
(三)垃圾收运体系逐步完善,人居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各级各相关部门围绕“日产日清、随满随清”目标,优化垃圾收运流程,确保冬季垃圾收运及时高效。一是收运力量科学调配。全市共投入垃圾清运人员名、清运车辆台,其中压缩式清运车台、勾臂式清运车台、小型收集车台,根据冬季垃圾产生量变化(冬季日均垃圾产生量达吨,较夏季增加15%),调整收运频次:居民社区实行“一日两清”,即早上7:00前、晚上19:00前各清运1次;商场、集贸市场实行“一日三清”,即早上6:00、中午13:00、晚上20:00各清运1次;车站、公园等公共场所实行“巡回清运”,每2小时清运1次。二是收运流程规范高效。建立了“上门收集-中转站压缩-无害化处理”的闭环收运体系,全市座垃圾中转站全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中转站周边每日洒水降尘3次、消毒2次,避免二次污染。11月以来,全市累计清运生活垃圾吨,垃圾清运及时率达到99%以上,未发生大规模垃圾桶爆满情况。三是特殊区域重点保障。针对城郊结合部、老旧小区等垃圾收运薄弱区域,增设小型垃圾收集点个,配备小型收集车台,解决“最后一公里”收运难题。例如,县街道X老旧小区,之前因道路狭窄、大型清运车辆无法进入,垃圾收运不及时问题突出,通过增设2个小型收集点、使用电动收集车清运,目前该小区垃圾收运及时率从之前的80%提升至100%,居民满意度显著提高。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动冬季城市精细化保洁工作落地见效
虽然前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冬季城市精细化保洁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部分县(市、区)机械作业调度不够精准,存在气温低于5℃仍进行带水作业的情况,增加了路面结冰风险;二是卫生死角清理不彻底,城郊结合部、背街小巷、绿化带深处等区域仍有垃圾积存;三是部门协同联动不够紧密,个别市直部门对职责范围内的保洁工作重视不够,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四是环卫工人保障水平有待提升,部分休息点取暖设施不足、防寒物资发放不及时。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要聚焦重点任务,细化工作举措,推动冬季城市精细化保洁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优化机械化作业模式,筑牢道路清洁“第一道防线”
机械化作业是冬季道路保洁的核心力量,要进一步优化调度、强化保障,确保机械作业效率最大化、安全风险最小化。一是精准制定作业预案。市城管局要牵头制定《全市冬季机械化保洁作业指导手册》,明确不同气温、天气条件下的作业方式、频次和要求,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细化实施方案,建立“气温监测-作业调度-效果反馈”的闭环机制。要安排专人每日关注气象预报,实时监测气温变化,当气温降至5℃以下时,必须第一时间停止洒水、高压冲洗等带水作业,转为干扫作业;当出现降雪天气时,要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先主干、后支线”的原则,优先对X大道、路等条重点道路进行融雪除冰,确保交通主干道畅通。二是加强机械车辆维护。建立“一车一档”管理制度,每台机械作业车辆明确1名专职驾驶员和1名维护人员,每日作业前检查车辆制动系统、洒水系统、融雪装置等关键部件,每周进行1次全面保养,每月开展1次安全性能检测,确保车辆完好率保持在95%以上。市城管局要建立机械车辆应急维修队伍,配备应急维修工具和配件,对作业期间出现故障的车辆,要在1小时内到场维修,确保不影响整体作业进度。三是提升作业精细化水平。对于主次干道,要采用“洗扫车+高压冲洗车”组合作业模式,重点清理路面缝隙、路缘石根部的积尘和油污;对于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要使用小型洗扫车进行作业,避免大型车辆对路面造成损坏;对于桥梁、隧道等特殊路段,要减少机械作业震动,作业前提前设置警示标志,确保行人安全。12月底前,市城管局要组织开展机械化作业质量抽查,对各县(市、区)主次干道清洁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纳入月度考核。
(二)强化人工精细化作业,打好卫生死角“清零攻坚战”
人工保洁是机械化作业的重要补充,要聚焦“细、实、全”,确保无盲区、无死角、无遗漏。一是扩大保洁覆盖范围。将保洁范围从主次干道向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老旧小区延伸,从路面向绿化带、树坑、下水井箅子、墙体立面拓展,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保洁。对于背街小巷,要按照“一巷一策”制定保洁方案,配备小型保洁工具,每日清理不少于3次;对于城郊结合部,要联合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每周大扫除”活动,重点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废料、农业废弃物;对于老旧小区,要协助物业企业规范垃圾桶摆放,清理楼道堆积物和墙面小广告,12月底前完成所有老旧小区卫生死角清理工作。二是提升城市家具保洁质量。城市家具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物见本色、无污无渍”的标准,对果皮箱、隔离护栏、广告宣传栏、公交站台、路灯杆等进行精细化擦拭。果皮箱要每日擦拭2次、每周消毒1次,确保箱体干净、无异味、投放口无堵塞;隔离护栏要每2日擦拭1次,重点清理护栏底部和连接处的积尘;广告宣传栏要每周擦拭1次,及时清除乱贴乱画的小广告;公交站台要每日擦拭1次,座椅、玻璃、顶棚要保持干净整洁。各县(市、区)城管部门要建立城市家具保洁台账,明确保洁责任人、保洁频次和质量标准,每月开展1次检查验收。三是加强作业安全保障。冬季天气寒冷,环卫工人作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