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我县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主线,聚焦大气、水、土壤三大领域,强化源头治理、系统_、精准施策,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县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靶向攻坚,大气污染防治“蓝天”更久
坚持“控煤、治污、降尘、管车、禁烧”多管齐下,上半年全县PM2.5平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6%),优良天数168天(同比增加12天),优良率92.6%,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一是严控工业污染。开展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回头看”,对全县18家钢铁、建材、化工企业实施“一厂一策”治理,完成XX钢铁公司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改造、XX水泥厂窑尾除尘 ……略…… %。
一是深化重点流域治理。实施XX河、XX溪流域综合整治,完成河道清淤15公里、生态护岸4.2公里,建设人工湿地3处(总面积2.1万平方米),配套管网18公里;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排查各类排口176个,完成规范化整治168个,封堵违规排口8个。针对XX河下游水质波动问题,联合科研机构开展溯源分析,查明系农业化肥流失所致,通过建设生态沟渠、推广测土配方施肥,6月起水质稳定达标。
二是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制定《XX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5-2030)》,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选取XX镇、XX乡等5个乡镇开展试点,推广“户用湿地+人工湿地”“管网收集+集中处理”等模式,建成污水处理设施23座,铺设污水管网32公里,受益农户6800户;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黑臭水体12处,通过清淤、生态修复等措施,目前已全部消除黑臭。
三是强化水源地保护。完成XX水库、XX山泉等3处县级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设置界碑、界桩、警示牌126块,建设隔离防护网28公里;开展水源地环境风险排查,整改保护区内农家乐、养殖场等问题11个;实施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对保护范围内限制发展的村给予每年50万元补助,调动基层保护积极性。
三、源头防控,土壤污染防治“净土”更稳
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_”,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一是严把建设用地准入关。建立“用地调查-风险评估-修复治理”全流程监管体系,对拟出让的23宗工业用地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存在污染风险的3宗地块实施风险_,暂缓开发利用;加强污染地块修复监管,对XX化工厂退役场地实施土壤修复工程,投入资金1200万元,修复面积2.8万平方米,经检测达标后已出让用于绿色产业项目。
二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在XX蔬菜基地、XX水果园建设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5个,面积1.2万亩,减少农药使用量20%;实施化肥减量化行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2%,化肥使用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1%;规范畜禽养殖管理,划定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关闭禁养区内养殖场12家,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
三是强化固废危废监管。开展工业固体废物专项整治,排查企业86家,整改问题23个;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对28家产废单位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危废转移联单执行率100%;建设县级危废集中处置中心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