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县人大代表关于以"三个聚焦"为抓手全面提升乡村文化活动品质的建议 >

县人大代表关于以"三个聚焦"为抓手全面提升乡村文化活动品质的建议

  乡村文化活动是培育文明乡风、传承优秀传统、促进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和省、市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文化礼堂等阵地,常态化开展民俗展演、文艺汇演、读书分享等活动,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但根据近期走访调研(覆盖全县15个乡镇、32个行政村),发现部分乡村文化活动仍存在"形式多、内涵少""覆盖广、参与低""投入大、实效弱"等问题,与农民群众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存在差距。为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活动品质,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县人大代表关于以"三个聚焦"为抓手全面提升乡村文化活动品质的建议

  一、聚焦"精准供给",破解"供需错位"难题,让文化活动更"对味"

  当前部分乡村文化活动存在"热、群众冷"现象,根源在于活动内容与农民 ……略…… 堂")。

  二、聚焦"阵地提质",破解"建管用脱节"瓶颈,让文化场地更"聚人气"

  全县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216个、农村文化礼堂189座,但部分阵地存在"重建设轻管理""有场地无活动"问题(调研发现23%的文化礼堂月均活动不足2次)。建议从"建、管、用"全链条发力:

  ​​一是规范建设标准。​​修订《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指导手册》,明确"一场(文化广场)、一室(活动室)、一栏(宣传栏)、一队(文艺队)、一档(活动档案)"基础配置,新增"适老化设施"(如防滑地砖、休息座椅)、"数字化设备"(如智慧广播、直播摄像头)等升级要求,2025年年底前完成30%老旧阵地改造。

  ​​二是创新管理模式。​​推行"1+N"管理模式:"1"即每个阵地明确1名专职管理员(优先从返乡大学生、退役士兵中招聘,县财政给予每月800元岗位补贴);"N"即组建"乡贤顾问团+志愿者服务队"(每村至少10名文化志愿者),负责活动策划、设备维护、秩序引导(如XX乡试点"文化积分制",志愿者按服务时长累积积分,可兑换农资、图书等物资)。

  ​​三是强化数字赋能。​​建设"XX县乡村文化云平台",整合全县文化活动信息、培训资源、场地预约功能,实现"线上点单、线下服务"(如村民可通过小程序预约"书法培训""电影放映");同步开通"乡村文化直播间",定期直播民俗活动、农产品展销,拓宽文化传播半径(参考XX县"村BA"直播经验,预计覆盖超10万人次)。

  三、聚焦"品牌培育",破解"千村一面"困境,让文化活动更"有灵魂"

  当前乡村文化活动品牌意识薄弱,缺乏具有辨识度的"乡土IP"。建议以"挖掘本土元素、讲好乡村故事"为核心,打造"一镇一品、一村一特"文化品牌矩阵:

  ​​一是深挖地域文化。​​组织文联、史办、地方志办等部门联合开展"乡村文化基因解码"行动,梳理各乡镇历史典故(如XX镇"红色盐道"、XX乡"古驿商帮")、传统工艺(如XX村"蓝印花布"、XX村"木作技艺")、民俗节庆(如XX村"春社祭"、XX村"冬至宴"),形成《XX县乡村文化资源名录》,为品牌打造提供素材支撑。

  ​​二是培育特色品牌。​​每个乡镇至少培育1个标志性文化品牌:产业强镇可结合特色农产品打造"丰收文化节"(如XX镇"蜜柚文化节"设置采摘比赛、蜜柚雕刻展示);文旅名村可依托历史资源开发"文化体验游"(如XX村"古村夜集"融合非遗展演、传统美食、光影秀);传统工艺村可打造"匠人工作室"(如XX村竹编艺人开设"非遗课堂",开发竹编文创产品)。

  ​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