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民生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X发〔202x〕8号)精神,我市坚持“民生为本、共建共享”理念,紧扣“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目标,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推动民生保障各项任务落地见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位统筹抓部署,构建民生保障“责任链”
、将民生保障作为“一号工程”,成立由、市长任双组长的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月调度、季督查、年考评”工作机制,将省民生实事细化为10大类32项具体任务,逐项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和质量标准。202x年以来,累计召开会专题研究民生工作6次、常务会议调度12次,印发《X市202x年民生保障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关于建立民生项目“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 ……略…… 解决“学位紧张”“城乡差距”问题。202x年投入教育资金28.7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5所、幼儿园10所,新增学位1.1万个;实施“县管校聘”改革,交流轮岗教师1800名,其中骨干教师占比35%;推进“智慧教育”工程,建成城乡教育共同体23个,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全域共享。例如,XX区通过“名校办分校”模式,将城区XX小学与农村XX镇中心小学结对,农村校区教学质量监测优秀率从12%提升至28%。
(三)医疗强基惠民生,筑牢健康“防护墙”
深化“健康X”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市中医院扩建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床位1200张;完成100所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配备DR、彩超等设备230台(套);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签约团队2100个,签约居民216万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92%;开展“送医下乡”活动320场,惠及群众45万人次。202x年,全市基层诊疗量占比达58%,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四)养老托幼强服务,绘就幸福“夕阳红”“朝阳艳”
构建“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体系,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20个、日间照料中心260个,为8000余名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实施“银龄关爱”工程,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18万人次,发放高龄津贴1.2亿元。在托育服务方面,出台《X市普惠托育机构认定及补贴管理办法》,新增普惠托位3000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3.8个;开展“托幼一体化”试点,30所幼儿园开设托班,覆盖婴幼儿1200名。
三、创新机制提质效,激活民生改善“源动力”
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探索建立民生诉求响应、社会力量参与等机制,提升民生保障可持续性。
(一)“接诉即办”解民忧,架起群“连心桥”
依托12345服务便民热线,建立“受理—派单—办理—反馈—评价”闭环机制,202x年受理群众诉求28.6万件,办结率99.2%,群众满意度91.5%。针对重复反映集中的“小区停车难”“农贸市场环境差”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新增停车位1.2万个,改造农贸市场23个,相关经验被《X日报》专题报道。
(二)“共建共享”聚合力,激活社会“微单元”
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参与民生服务,培育社区志愿者队伍560支、专业社工机构32家;开展“民生微实事”项目征集,通过“群众点单、买单”方式,实施小微项目1200个,涉及道路修缮、绿化提升等民生领域,群众参与率达75%。例如,XX街道通过“商户自治联盟”,组织沿街商铺出资维护人行道、设置共享雨伞,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出行不便”问题。
四、存在问题与下一步计划
尽管我市民生保障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短板:一是部分老旧小区改造存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