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委员代表在协民营企业家委员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委员同仁:
很荣幸能作为民营企业家委员代表参加今天的座谈会。此次会议既是政协搭台、政企对话的务实之举,更是倾听民声、凝聚共识的暖心之会。作为深耕实体经济二十余年的从业者,我深切感受到,民营经济从“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从“自己人”定位到“两个毫不动摇”的深化,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政策的滋养与环境的呵护。下面,结合企业实践与行业观察,汇报三点体会与建议
……略……
灌激活发展动能
近年来,从到地方密集出台的惠企政策,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民营企业。以我们企业为例,202x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红利超20xx万元,相当于当年净利润的35%;通过“银税互动”获得信用贷款5000万元,利率较市场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服务“一网通办”全面推行后,项目审批时间从60个工作日压缩至20个工作日,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办事不求人、高效又暖心”的营商环境。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市区两级政协建立的“企业家委员联系日”制度,去年以来帮助我们协调解决了厂区周边交通拥堵、高端人才引进住房保障等6个具体问题,这种“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正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与“助推器”。
三、直面现实挑战,以协同发力破解发展瓶颈
当前,尽管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但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中仍面临一些共性问题。一是市场需求不足,受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影响,部分下游企业订单同比下降15%-20%,导致产能利用率从85%降至70%;二是产业链协同不够,高端装备领域关键材料依赖进口的情况尚未根本改变,本地配套率仅40%,制约了成本控制与响应速度;三是人才引育困难,高级技工缺口达30%,复合型管理人才招引难度较大,部分青年员工因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流失率偏高。这些问题,既需要企业自身苦练内功,更需要、政协与社会各界协同破题。
基于以上思考,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搭建“产业链协作平台”,由部门牵头梳理重点产业上下游企业清单,定期组织供需对接会,推动本地配套率提升至60%以上;二是优化“人才服务包”,针对技工、研发、管理等不同_,在公租房分配、子女入学、技能补贴等方面出台差异化政策,探索“企业出题、院校接单”的定向培养模式;三是建立“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