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县委副书记在县委理论中心组关于统计造假案例的研讨发言材料 >

县委副书记在县委理论中心组关于统计造假案例的研讨发言材料

  目录/提纲:……

县委副书记在县委理论中心组关于统计造假案例的研讨发言材料

  一、从维度看,统计造假是严重的问题

  二、从经济维度看,统计造假是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

  三、从社会维度看,统计造假是损害群众利益的“隐形杀手”

  一是站位不高,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二是责任落实不到位,压力传导存在断层

  三是制度执行不严格,监督问责存在短板

  四是企业主体责任缺失,法治意识淡薄

  一要强化引领,筑牢思想防线

  二要压实责任链条,构建协同机制

  三要完善制度机制,强化过程_

  四要坚持有案必查、违纪必究

  ……

  县委副在县委理论中心组关于统计造假案例的研讨发言材料

  

  同志们:

  今天,我们围绕统计造假典型案例开展专题研讨,让我们再一次从思想深入认识到统计造假的危害。近年来,先后出台《关于深化统计管理_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统计工作提供了更清晰的制度保障。

  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开通报了多起统计造假典型案例,涉及企业虚报、部门干预、不严等多种情形。比如某省在统计督察“回头看”中被发现,部分地区通过“打捆入统”“拆分项目”等方式虚增投资数据,个别部门为完成考核指标,直接要求企业修改统计报表;某县统计部门与企业“合谋”,通过编造虚假合同、伪造财务凭证

  ……略…… 

  ,统计造假是损害群众利益的“隐形杀手”。统计数据与民生福祉紧密相关,居民收入、消费价格、就业人口等统计指标直接反映群众生活质量。如果统计数据失实,就会掩盖民生领域的真实问题,导致惠民政策“空转”、民生投入“错位”。例如,若城镇调查失业率数据虚报,可能使我们低估就业压力,未能及时出台针对性的稳岗就业政策;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虚增,可能影响社会保障标准调整,导致困难_未能得到应有的救助。统计造假不仅是数字游戏,更是对群众利益的侵害,必须坚决杜绝。

  剖析这些典型案例,问题背后的根源值得我们深入反思。一是站位不高,思想认识存在偏差。部分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存在“数据出官、官出数据”的错误思想,把统计工作视为“数字游戏”,为完成考核指标、彰显“工作成效”,默许甚至纵容统计造假。有的对统计法律法规学不深入,对统计造假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存在“法不责众”“下不为例”的侥幸心理。二是责任落实不到位,压力传导存在断层。统计工作涉及、统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企业等多个主体,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单位存在“重业务、轻统计”倾向,统计工作责任清单不清晰,压力传导层层递减。有的行业主管部门对本领域统计工作指导不力,对企业数据审核流于形式;有的乡镇(街道)统计力量薄弱,统计人员频繁变动,业务能力不足,难以有效履行统计监督职责。三是制度执行不严格,监督问责存在短板。虽然我们建立了统计数据质量核查、统计检查等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宽松软”问题。有的核查检查流于形式,对发现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对统计违纪违法行为查处不力,存在“以批评教育代替纪律处分”“以经济处罚代替责任追究”现象,未能形成有效震慑。四是企业主体责任缺失,法治意识淡薄。部分企业为获取政策扶持、信贷支持或规避税费,故意提供虚假统计数据,甚至与统计人员“内外勾结”,编造虚假资料。有的企业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对统计指标理解不准确,填报数据随意性大,导致源头数据失真。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坚持以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强的担当,坚决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

  一要强化引领,筑牢思想防线。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统计造假的危害性,树牢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数据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传达学关于统计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确保决策部署在我县落地生根。加强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发放宣传手册、开展“统计法进机关”等活动,推动统计法入脑入心,切实增强各级干部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要压实责任链条,构建协同机制。严格落实《统计法》和《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建立健全“领导、负责、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统计监督”的统计工作责任体系。组)要切实履行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主体责任,定期研究统计工作,解决统计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分管负责同志要履行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