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本次中心组集体学《_经济文选》作一个研讨发言。与其说是发言,不如说是一次学心得的汇报。通过近期对《_经济文选》第一卷的系统研读,我个人确实有几点比较深刻的感悟和反思,在此与各位同志作一个坦诚的交流。
一、深化了一种根本认识,即经济工作的“纲”与“魂”
过去在具体工作中,有时会不自觉地陷入“就经济论经济”的思维定式,把增长率、招商额、项目数等指标看作是衡量工作的全部。通过这次对《文选》的深入学,我最深刻的体会是,必须跳出经济看经济,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属性和人民立场,这才是做好一切经济工作的“纲”与“魂”。《文选》开篇就强调“ ……略…… 识和能力还有待加强。通过学,我认识到,所谓的“问题导向”,并非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应对,而是一种主动发现问题、精准研判问题、科学解决问题的前瞻性思维。当前,我们正处在奋战三季度、决战下半年的关键时期,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企稳向好的基础仍需持续巩固。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新形势。例如,在常态化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中,不能仅仅满足于解决了企业反映的几个具体困难,更要透过这些“点”上的问题,去系统分析我们营商环境中是否存在“面”上的短板和制度性障碍。学《文选》,就是学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纷繁复杂中抓住主要矛盾的科学方法。只有真正把问题当作研究和创新的起点,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和区域发展格局中,牢牢把握主动权。
三、明晰了一条发展路径,即高质量发展的“形”与“势”
关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们当前经济工作的核心命题。《文选》中关于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产业升级的系列论述,为我们描绘了高质量发展的清晰图景。学过程中,我愈发感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绝非简单的产业更替,而是一场深刻的发展方式变革,重在塑造未来发展的“形”与“势”。我们X市的产业有一定基础,传统产业占比不小,优势产业也面临转型压力。过去一谈发展,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扩大规模、铺新摊子。但《文选》指引的方向是,要在“质”上做文章。这对我个人工作思路的启发很大。这意味着,我们抓产业发展,不仅要看“长高了多少”,更要看“长壮了没有”。具体来说,就是要下更大力气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对传统产业,重点不是“淘汰”,而是通过技术改造、数字赋能,让其“脱胎换骨”;对优势产业,要引导其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巩固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是,要以更大的魄力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可能在短期内看不到显著的GDP贡献,但它决定了我们未来5年、10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潜力和后劲。这需要一种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在谋划我市“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就必须把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高水平的规划,引领和塑造我们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态势。
四、筑牢了一道思想防线,即价值取向的“公”与“私”
《文选》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经济发展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增进民生福祉上。这一点,与当前我们正在深入开展的学教育,特别是其中关于建设的要求,是完全贯通的。这让我深刻反思,经济工作与建设从来都不是“两张皮”。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不好,最直观的体现就是部门的办事效率和公职人员的面貌。如果我们在招商引资中吃拿卡要,在服务企业中推诿扯皮,在项目审批中设置障碍,那么再优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