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全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引领基层治理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_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和省、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聚焦“微网实格”治理模式推广运用,系统总结前期试点经验,分析当前存在问题,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推动全县基层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委,县会、、县政协主要领导;各镇(街道)(工)委、分管和政法工作的副;县直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部分村(社区)组织代表;以及县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专班成员。

  下面,我讲五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全面把握引领“微网实格”基层治理的时代价值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加剧、群众需求多元化,传统基层治理模式逐渐显现出覆盖不细、响应不快、力量分散等问题。县委立足实际,创新提出“微网实格”治理模式,将其作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关键抓手,这是贯彻落实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更是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推进“微网实格”建设是厚植的执政基础、稳固基层_的必然要求。

  基层组织是在基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_强调:“基层组织是贯彻落实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微 ……略…… 》,既解决了环境脏乱问题,又保障了商户经营需求。这些生动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把“微网实格”建在群众心坎上,就能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二、总结试点经验,充分肯定我县引领“微网实格”基层治理的阶段性成效

  自去年10月启动“微网实格”试点以来,全县上下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从“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

  (一)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组织体系逐步健全。全县12个镇(街道)全部成立“微网实格”治理工作领导小组,98%的村(社区)完成网格重新划分,建立网格支部(小组)560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2800余名,实现“一格一长一警一专多兼”(即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1名社区民警、1名专业社工、多名兼职网格员)。二是服务机制不断完善。聚焦群众高频需求,梳理“网格服务事项清单”23类87项,建立“接单—派单—办单—评单”闭环流程,累计受理群众诉求6200余件,办结率98%。三是治理合力初步形成。推动在职员“双报到双服务”(即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到网格服务),累计报到员4300余名,组建“红色代办队”“矛盾调解队”等志愿队伍680支,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200余场次。

  (二)试点工作积累宝贵经验。

  一是必须坚持引领。试点中,凡是治理成效突出的网格,都做到了“支部建在网格上、员沉在网格里”。比如XX镇XX村将小组与微网格一一对应,由员中心户兼任微网格长,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二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试点初期,部分网格划分过粗、力量配备不足,我们通过“解剖麻雀”式调研,及时调整网格规模(基础网格原则上不超过500户)、优化人员配置(每格至少1名专职网格员),有效提升了治理精准度。三是必须坚持群众主体。治理效果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XX街道XX社区建立“网格议事会”制度,每月组织群众代表讨论解决网格内问题,累计采纳群众建议90余条,群众参与度从30%提升至70%。这些经验为我们全面推广“微网实格”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正视问题不足,清醒把握我县引领“微网实格”基层治理面临的形势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微网实格”建设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与群众期待和上级要求还有差距。

  (一)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网格划分不够精准。个别镇(街道)存在“一刀切”现象,有的网格过大(超过800户),有的过小(不足200户),导致资源浪费或管理缺位;部分网格边界与行政区划、物业区域不重合,存在“多头管理”问题。二是队伍能力有待提升。部分网格员年龄偏大(50岁以上占比达42%)、文化水平偏低(初中及以下占比35%),对政策掌握不牢、对群众需求敏感不够;专职网格员待遇保障不足(月均补贴仅1200元),流动性较大(试点以来离职率达28%)。三是协同机制不够顺畅。部门与镇(街道)、村(社区)之间信息共享不及时,存在“数据壁垒”;网格员与民警、社工、志愿者等力量联动不够,有时出现“各自为战”现象。四是数字化水平不高。虽然已搭建“微网实格”信息平台,但数据录入不全(仅录入60%的基础信息)、功能应用单一(主要用于事件上报),未能充分发挥“智慧治理”作用。

  (二)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从政策环境看,出台《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相继印发实施方案,对“微网实格”建设提出具体要求,我们必须对标对表、加快落实。从群众需求看,随着城镇化率提升(我县已达58%)、老龄化加剧(60岁以上人口占比22%),群众对便捷、高效、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微网实格”必须与时俱进、优化升级。从技术发展看,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应用,为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四、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推进我县引领“微网实格”基层治理走深走实

  当前,“微网实格”建设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全县上下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健全组织体系,筑牢引领“微网实格”的“四梁八柱”。

  一要优化网格划分。坚持“因地制宜、便于管理、动态调整”原则,结合人口密度、地域特征、服务半径等因素,重新核定基础网格(原则上覆盖300-500户)、微网格(原则上覆盖50-100户),确保网格边界清晰、无缝衔接。二要强化组织覆盖。在每个基础网格设立支部或小组,由村(社区)“两委”成员或员骨干担任网格长;在微网格设立员中心户,明确“政策宣传员、民意收集员、矛盾调解员、服务代办员”职责,推动的组织和工作在网格全覆盖。三要完善联动机制。建立“镇(街道)(工)委—村(社区)组织—网格支部(小组)—员中心户”四级联动体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跨网格、跨部门问题。

  (二)建强治理队伍,打造引领“微网实格”的“骨干力量”。

  一要选优配强网格员。通过“公开招聘+组织推荐”方式,优先选拔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