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县易地搬迁安置区后续产业扶持项目推进情况报告 >

县易地搬迁安置区后续产业扶持项目推进情况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我县聚焦易地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核心目标,以“产业旺、就业兴”为抓手,全力推进安置区后续产业扶持项目建设。现将202x年以来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如下:

县易地搬迁安置区后续产业扶持项目推进情况报告

  一、总体进展及成效

  我县共有易地搬迁安置区12个,涉及搬迁群众8623户32157人(其中脱贫人口4982户18765人),集中安置率98.6%。202x年以来,我县累计投入后续产业扶持资金1.8亿元(其中财政衔接资金650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3200万元、县级配套8300万元),实施产业项目47个,其中种植类项目19个(涉及茶叶、高山蔬菜、食用菌等)、养殖类项目12个(涉及黑猪、蜜蜂、水 ……略…… 面,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例如对新建社区工厂的企业给予50%的设备购置补贴(最高50万元),吸引XX制衣、XX电子等企业入驻,累计引入社会资本6000万元;同时,鼓励搬迁群众以土地经营权、劳务入股等方式参与产业项目,例如XX安置区食用菌基地采取“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农户以每亩800元流转土地入股,年分红可达1200元/亩,实现“土地生金”。

  (三)聚焦“就业增收”,搭建供需“连心桥”。

  围绕“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目标,构建“需求清单+培训清单+岗位清单”三单对接机制:一是开展“敲门行动”,逐户走访搬迁群众,建立劳动力年龄、技能、就业意愿“三本台账”(共登记劳动力1.8万人);二是联合人社、乡村振兴等部门开展“订单式”培训,针对安置区产业需求开设茶叶加工、家政服务、电商直播等课程,202x年以来累计培训62期3800人次,培训后就业率达85%;三是举办“春风行动”“金秋招聘月”等专场招聘会,引进县内外企业87家,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达成就业意向4600人。同时,开发安置区保洁、绿化、护路等公益性岗位320个,优先安置弱劳力、半劳力_,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四)创新“联农带农”,完善利益“共享链”。

  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确保搬迁群众“嵌入”产业链、分享增值收益:例如,XX安置区茶叶加工厂由村集体牵头成立合作社,与XX茶业公司签订保底收购协议(鲜叶收购价高于市场价10%),合作社盈利的60%用于农户分红、30%用于扩大再生产、10%用于公益事业,202x年上半年已发放分红12万元;再如,XX安置区社区工厂实行“计件工资+质量奖励”制度,熟练工人月均工资达4000元以上,较搬迁前务农收入翻两番。

  三、典型经验及亮点成效

  (一)“小车间”带动“大就业”。

  XX安置区引进的XX电子厂(社区工厂),总投资300万元,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主要从事电子元件组装,吸纳搬迁群众150人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90人),人均月工资3500元,被群众称为“家门口的致富车间”。

  (二)“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依托搬迁群众传统技艺(如苗绣、竹编),在XX安置区建设非遗工坊,与XX文旅公司合作开发文创产品(苗绣手包、竹编摆件),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202x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额80万元,带动30名妇女就业,人均月增收2800元。

  (三)“土地流转”换来“双重收益”。

  XX安置区将搬迁群众闲置的120亩耕地流转给农业企业种植高山蔬菜,群众每年获得土地租金600元/亩,同时在基地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1.2万元/年,实现“租金+工资”双份收入。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计划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