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我市自202x年起实施"千企诊断"专项行动,组织第三方服务机构、高校专家等为全市规上传统企业(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建材)提供免费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目标是202x年底实现规上企业诊断覆盖率100%。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保障,构建"搭台、专家唱戏、企业受益"服务机制
针对企业"不会改、不敢改"的顾虑,我市建立"引导+市场运作+专家支持"的服务体系,确保诊断服务专业、精准、高效。
(一 ……略…… 完成诊断企业1362家,形成报告1362份,平均每份报告包含8-10条具体建议。
二、聚焦痛点难点,推动诊断成果转化为改造实效
针对诊断中发现的"设备老旧、系统孤立、人才缺乏"等共性问题,我市分类施策,推动企业实施改造项目。
(一)设备联网"破孤岛"。针对多数企业设备多为"哑设备"(无数据采集功能)的问题,推动企业加装传感器、网关等设备,实现设备数据实时上传。例如,XX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诊断等级为基础级)共有数控车床50台,其中仅10台支持数据采集,通过加装物联网模块,实现设备运行状态、加工参数等数据联网,生产效率提升25%,设备故障率下降18%。
(二)产线改造"提效率"。对流程型制造企业,推动产线数字化改造,实现"人、机、料"协同。例如,XX纺织有限公司(诊断等级为规范级)原有3条纺纱产线,依赖人工巡检,通过部署智能传感器和MES系统,实现纱线张力、温度等参数自动调节,单条产线用工从12人减少至5人,纱线合格率从92%提升至98%。
(三)管理升级"强协同"。对离散型制造企业,推动ERP、MES、PLM等系统集成,实现数据贯通。例如,XX家具有限公司(诊断等级为集成级)原有财务、销售、生产系统独立运行,数据需人工导入,通过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升级项目",实现订单、库存、生产进度实时同步,订单交付周期从30天缩短至15天。
三、完善长效机制,巩固诊断服务成果
为防止"诊断结束、服务终止",我市建立"跟踪指导+政策激励"机制,推动企业从"完成改造"向"持续优化"发展。
(一)建立"一企一档"跟踪库。将诊断报告、改造方案、实施进度等信息录入"X市智能化改造服务平台",对企业改造效果进行动态监测。202x年以来,累计跟踪项目386个,其中298个项目已完工,项目平均投资收益率达22%,高于行业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实施智能化改造并达到预期目标的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对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