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县亩均效益综合评价结果应用情况总结 >

县亩均效益综合评价结果应用情况总结

  为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集聚,倒逼低效企业转型升级,我县自202x年起全面实施工业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构建"评价-分类-应用"闭环机制。202x年度评价覆盖全县规上工业企业287家、占地5亩以上规下企业153家,共涉及土地面积4.2万亩。现将结果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县亩均效益综合评价结果应用情况总结

  一、构建"三维一体"评价体系,确保结果科学精准

  坚持"客观公正、突出重点、动态调整"原则,围绕"亩均税收、亩均产值、单位排放税收"三大核心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增设个性化指标,形成 ……略…… 轮驱动,将评价结果与用地、用能、信贷等10类资源要素挂钩,推动企业从"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

  (一)用地政策差异化配置。对A类企业(亩均税收≥50万元),优先保障新增用地需求,202x年以来共为12家A类企业供应工业用地860亩;对B类企业(亩均税收30-50万元),按基准地价的80%供应土地;对C类企业(亩均税收10-30万元),原则上不新增用地,鼓励通过兼并重组盘活低效用地;对D类企业(亩均税收<10万元),暂停新增用地审批。例如,XX纺织有限公司(原C类)因连续两年亩均税收低于15万元,202x年申请扩建厂房时被限制用地,企业主动整合周边2家低效企业,通过"腾笼换鸟"获得30亩土地,改造后亩均税收提升至42万元,成功晋级B类。

  (二)用能成本分级_。对A类企业实行"能耗指标优先保障+阶梯电价优惠",202x年累计为23家A类企业争取省级用能指标12万吨标煤,减免电费180万元;对D类企业实施"能耗总量控制+惩罚性电价",XX印染厂(D类)因单位排放税收不足5万元,202x年用能指标被核减20%,被迫淘汰2台高耗能染缸,单位产值能耗下降15%。

  三、强化"跟踪问效"闭环管理,巩固提升改革成效

  建立"评价结果公示-企业整改反馈-效果评估"机制,定期通报整改进展,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一)动态监测促整改。依托"亩均效益大数据平台",对评价为C、D类企业的用地、能耗、税收等指标实施月度监测,设置"红黄绿"三色预警:连续3个月税收负增长的企业亮红灯,由经信局牵头约谈主要负责人;连续2个月能耗超标的企业亮黄灯,由发改局下达整改通知书。202x年度,累计发出预警通知56份,推动37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其中21家企业亩均税收同比提升20%以上。

  (二)典型案例树标杆。选取10家亩均效益提升显著的企业编印《转型示范手册》,通过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等方式推广其做法。例如,XX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投入20xx万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