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县河道疏浚与农田灌溉设施改造工程总结 >

县河道疏浚与农田灌溉设施改造工程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决策部署,我县紧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自202x年4月至2025年6月,集中实施了XX河、XX渠流域河道疏浚及配套农田灌溉设施改造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工程覆盖全县7个乡镇、42个行政村,惠及农田12.6万亩,直接受益人口10.3万人。现将工程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县河道疏浚与农田灌溉设施改造工程总结

  一、工程背景与建设目标

  我县地处淮河流域平原,农田水利设施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自然侵蚀、人为损毁等因素影响,部分河道淤积严重(最深处淤泥厚度达1.2米),灌溉渠道渗漏率达35%,泵站设备老化率达60%,导致农业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 ……略…… 2025年4月)

  严格遵循"先急后缓、分段实施"方针,将工程划分为3个标段,通过公开招标选定具备水利水电总承包一级资质的企业施工。施工中重点把控三个关键环节:一是河道疏浚。针对不同河段淤泥性质(如黏土、沙土),分别采用环保绞吸式挖泥船(适用于深水区)、挖掘机配合泥浆泵(适用于浅滩区)等设备,同步实施淤泥资源化利用(将符合标准的淤泥用于农田增肥),减少外运量30%。二是渠道改造。对新修渠道全部采用U型混凝土衬砌(抗渗系数≤0.001cm/s),对原有渠道进行清淤、加固,同步安装智能量水设施(通过超声波监测流量),实现灌溉精准计量。三是泵站升级。淘汰老旧离心泵,更换为高效节能轴流泵,配套建设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实现远程启停、水位监测),提升泵站运行效率40%。施工期间,建立"日调度、周通报、月考评"机制,累计召开工程例会56次,协调解决用地纠纷、管线交叉等问题23起。

  (三)验收管护阶段(2025年5-6月)

  工程完工后,由县水利局牵头,组织农业农村局、财政局、乡镇及受益群众代表组成联合验收组,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进行逐项验收,共抽检河道段落32处、渠道断面45个、泵站设备18台(套),一次性验收合格率98%。同步建立"县-乡-村"三级管护体系:县级设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乡镇成立水利服务站,配备专职管理员;村集体落实"一长两员"(渠长、管护员、维修员),明确管护范围和责任,将设施所有权、管护权、收益权"三权"移交村集体,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三、工程成效与社会反响

  本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一)农业抗灾能力显著提升

  河道行洪能力由原来的5年一遇提升至10年一遇,2025年汛期遭遇连续强降雨(累计降雨量达320mm),试点区域未发生大面积内涝;灌溉保证率从75%提高到90%,灌溉周期由原来的15天缩短至7天,有效保障了夏粮、秋粮灌溉需求。XX乡XX村种粮大户王XX反映:"过去浇地要排队等水泵,现在打开阀门就能出水,一季小麦能多浇2遍水,亩产增加了80公斤。"

  (二)农业生产成本明显降低

  渠道渗漏率下降至5%以下,年节约灌溉用水150万立方米;泵站运行成本由每度电0.8元降至0.5元,年节省电费24万元;淤泥还田减少了化肥使用量,试点区农田化肥施用量同比下降12%。据测算,工程受益区农民人均年增收约450元。

  (三)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河道清淤后,水面宽度平均增加2-3米,沿岸绿化覆盖率提升至30%,新增湿地面积120亩,吸引白鹭、野鸭等鸟类栖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