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以“学纪、明纪、守纪”为主题,围绕_精神开展专题课学。作为基层住建系统的员干部,我们直接服务城乡建设、民生工程、企业发展,每一项决策、每一次审批、每一笔资金使用,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更需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近年来,从到地方通报的多起住建领域违纪案例显示,仍有少数干部存在“吃拿卡要”“违规插手工程”“超标准接待”等问题,根源就在于对_精神理解不深、执行不严。今天这堂课,既是学教育的“再充电”,也是纪律规矩的“再提醒”,更是推动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再动员”。
一、深学细悟:把握_精神的核心要义
_不是简单的“几条禁令”,而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的“先手棋”,是建设的“铁规矩”。我们学时不能停留在“背条文”,必须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中深刻把握其核心要义。
(一)从历史脉络中看演变逻辑:建设的“接力传承”
的关系的生死存亡。革命战争年代,“三大纪律注意”让老百姓看到了“不一样”的人民军队;改革开放初期,“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为经济腾飞筑牢纪律防线;的以来,以_同志为核心的以_破题开局,从“舌尖上的浪费”到“车轮 ……略…… :推动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护航器”
_精神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最终要落脚到推动工作、服务发展上。近年来,我们通过严格落实_,推动了多项工作提质增效: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全面推行“清单化”审批,将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6类事项的办理时限压缩60%,企业满意度从82%提升至95%;在民生工程推进中,建立“群众监督员”制度,邀请代表、社区居民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方案设计,累计采纳合理化建议237条,项目投诉率下降78%;在干部队伍建设中,开展“建设提升年”活动,查处庸懒散拖问题9个,调整岗位3人,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显著提振。这些成绩充分说明:_精神不是“束缚手脚”的“紧箍咒”,而是“轻装上阵”的“助推器”;不是“可有可无”的“软约束”,而是“必须严守”的“硬杠杠”。
二、精准对标:查找住建领域落实_精神的短板弱项
尽管我们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要求和群众期待,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结合近期上级督查、巡察反馈和群众举报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理论学“虚”:存在“学用脱节”现象
部分员干部对_精神的学停留在“表面化”“碎片化”。有的把学当任务,满足于“会上读文件、课后抄笔记”,对“违规吃喝的10种表现形式”“收受礼品礼金的认定标准”等具体规定一知半解;有的认为“_是管领导的,和我们普通干部无关”,对“上班时间网购”“私车公养”等“微违纪”行为缺乏警惕;还有的把“学”和“实践”割裂,比如明知“禁止违规发放津补贴”,但仍以“加班误餐”“项目补助”等名义变相发放福利。
今年3月,县通报的某局下属单位违规发放“值班费”问题,就是因为相关负责人对“津补贴发放范围”学不深,误以为“值班属于额外工作”可以发补助,最终受到内警告处分。这警示我们:理论学绝不是“走过场”,必须入脑入心、知行合一。
(二)权力运行“散”:存在“监管盲区”问题
住建系统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但部分环节存在监管漏洞:在工程管理方面,个别项目存在“先施工后补手续”现象,某乡镇2025年农村公路项目因急于完工,未完成招标程序就进场施工,虽经整改但造成了不良影响;在资金使用方面,有的单位对专项经费“重申请轻管理”,比如202x年某棚改项目结余资金210万元,未按规定及时上缴财政,滞留账上长达1年;在行政审批方面,仍有个别窗口人员“选择性作为”,对熟人企业“特事特办”,对陌生企业“按部就班”,去年第四季度服务投诉中,30%涉及“态度生硬、效率低下”。这些问题的背后,是权力运行流程不规范、监督机制不健全,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三)建设“飘”:存在“形式主义”倾向
部分干部把“落实_”当成“完成任务”,表面上“不违规”,实际上“不作为”:有的在安全生产检查中“打卡式”走过场,拿着清单拍照留痕,却没发现工地存在的安全隐患;有的在问题处理中“踢皮球”,对群众反映的“小区漏水”“物业乱收费”等问题,以“不属于职责范围”为由推诿扯皮;有的在政策落实中“打折扣”,比如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本应“一卡通”直达农户,但个别干部以“方便群众”为名代领代发,增加了资金被截留的风险。今年6月,省住建厅暗访组在我县发现,某社区保障房小区存在“消防通道堵塞”“电梯故障长期未修”问题,相关责任人因“漂浮、履职不力”被约谈。这提醒我们:建设容不得“花拳绣腿”,必须动真碰硬、务求实效。
三、抓常抓长:以严实举措推动_精神落地见效
问题是改进的方向,差距是提升的空间。针对上述短板,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重点做好“四个强化”: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防线
理论清醒才能坚定。要把_精神纳入支部“三会一课”、主题日的必学内容,每月开展1次“纪律微课堂”,每季度组织1次“案例剖析会”,每年开展1次“闭卷测试”,确保全体干部职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具体要做到“三个结合”:结合岗位职责学,针对审批、、财务等关键岗位,编印《住建系统常见违纪风险防控手册》,明确“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结合典型案例学,每季度选取1-2个住建领域违纪案例(如工程领域串标围标、房地产销售虚假宣传等),组织“情景模拟式”讨论,分析违纪动机、后果及教训;结合实践需求学,邀请监委、审计部门专家开展“纪法衔接”“审计监督”专题辅导,帮助干部掌握“纪律红线”和“法律底线”。
(二)强化制度执行,规范权力运行
制度的生命力在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