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2025年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上的交流发言 >

在2025年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上的交流发言

  目录/提纲:……

在2025年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上的交流发言

  一、学思践悟强根基,在理论淬炼中厚植底色

  一是“原原本本学”,在深读原著中筑牢信仰之基

  二是“对标对表悟”,在历练中把准方向之舵

  三是“知行合一用”,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担当之为

  二、精研细作提本领,在实践磨砺中锻造过硬能力

  一是“钻透业务”,在深耕细作中练就“硬核”本领

  二是“做细协调”,在统筹各方中锤炼“全局”思维

  三是“守正创新”,在破解难题中激发“破局”动力

  三、守正创新树形象,在修身律己中永葆本色

  一是“严”字当头,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

  二是“细”处着力,把建设抓在日常

  三是“实”处扎根,把为民情怀融入血脉

  ……

  在2025年校中青年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学员同志们:

  大家好!

  很荣幸能在2025年校中青年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上与大家交流学心得。作为一名在办公室文秘岗位工作了13年的“老文秘”,我深切体会到,这次培训既是一次理论的“再充电”、思想的“再洗礼”,更是一次能力的“再升级”、的“再锤炼”。结合13年来参与重要文件起草、重大活动组织、重点任务协调的工作经历,以及近期在校的系统学,我从“学思践悟强根基、精研细作提本领、守正创新树形象”三个方面,向各位领导和同志汇报几点体会,不当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一、学思践悟强根基,在理论淬炼中厚植底色

  办公室工作是“中枢神经”,文秘岗位更是“前哨堡垒”,能力始终是第一能力。13年来,我参与起草过全会报告、工作报告等重要文件60余篇,协调过会会议、全市经济工作会等重大会议120余场,深刻认识到:文秘工作的每一份材料、每一次协调、每一份文件,都体现着的决策意图,传递着政策导向,容不得半点偏差。这次校培训中,通过系统学_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特别是结合“_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

  ……略…… 

  秘工作服务质效”提出三点建议:建立“政策知识库”(整合、省、市近年出台的重要政策文件,按领域分类标注)、组建“基层联络组”(定期收集乡镇、街道一线干部的工作难点)、开设“文稿复盘会”(每月分析典型文稿,总结经验教训)。这些建议得到分管领导的肯定,目前“政策知识库”已完成第一期建设,收录政策文件237份;“基层联络组”已与12个乡镇、5个街道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学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服务大局的实际行动中;只有把“国之大者”与“职之要者”紧密结合,才能让文秘工作真正“参在关键处、谋在点子上”。

  二、精研细作提本领,在实践磨砺中锻造过硬能力

  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文秘岗位更是“多面手”的代名词。13年来,我从一名跟着领导学写材料的“新手”,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笔杆子”,靠的是“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执着。这次培训中,通过“公文写作实务”“会议组织规范”“应急处突能力”等课程的学,以及与其他学员的交流,我对“如何提升文秘工作专业化水平”有了更清晰的路径。

  一是“钻透业务”,在深耕细作中练就“硬核”本领。培训班的“机关公文处理”专题课上,老师以一份“关于表彰年度先进集体的通报”为例,详细讲解了公文格式的17个易错点(如发文字号中的机关代字规范、成文日期的数字使用、版记的编排要求等)。这让我想起自己刚入职时,曾因将“请示”与“报告”混用,导致文件被退回修改的尴尬经历。13年来,我坚持“每日一学、每周一结、每月一考”:每天下班前学1小时《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整理易错点清单;每周五下午与同事互相校对文件,梳理本周出现的格式问题;每月末参加单位组织的公文质量评比,倒逼自己提升。这次培训中,我将自己整理的“公文格式易错点手册”(共8类120条)分享给学员,大家普遍反映“很实用、能解渴”。这让我明白:文秘工作的“专业”,就体现在对每一个细节的精准把握上;只有把业务钻透、把规矩吃准,才能让每一份文件都经得起推敲。

  二是“做细协调”,在统筹各方中锤炼“全局”思维。办公室是“综合协调部”,文秘人员经常需要牵头组织各类会议、活动。今年3月,我参与筹备全市“重点项目攻坚誓师大会”,从方案制定到现场布置,从代表发言到领导讲话,前后历时28天,协调了23个部门、56名工作人员。过程中遇到不少挑战:比如某重点企业因临时有事想调整发言顺序,某参会单位对座位安排有意见,甚至有位老领导提出“希望发言稿中多提几句历史贡献”。面对这些问题,我坚持“三个原则”:程序不减(所有调整必须经会议领导小组审批)、兼顾各方(对合理诉求尽量满足,不合理诉求做好解释)、留有余地(重要环节准备2套方案)。最终,会议圆满召开,得到主要领导“组织严密、氛围热烈、效果显著”的肯定评价。这次校培训中,老师总结的“协调工作五步法”(明确目标、列出清单、分工负责、动态沟通、复盘总结),让我对协调工作的规律有了更系统的认识。这让我体会到:文秘工作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协调各方、推动落实的过程中;只有把全局思维贯穿始终,才能让各项工作“无缝衔接、高效运转”。

  三是“守正创新”,在破解难题中激发“破局”动力。随着时代发展,文秘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比如,领导对材料的“短实新”要求越来越高,基层反映“材料越写越长、内容越写越空”;比如,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从“纸质报送”转向“全媒发布”,对文秘人员的传播能力提出新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我在工作中尝试“三个创新”:一是“内容创新”,推行“短实新”写作法,今年起草的《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仅3000字,用“数据+案例”代替大段论述,被主要领导批示“可读性强、参考价值高”;二是“形式创新”,探索“政策解读+图解+短视频”多元传播模式,今年参与制作的《一图读懂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在“两微一端”发布后,阅读量突破10万次;三是“技术创新”,学运用AI辅助写作工具(如智能校对、大纲生成等),将材料起草时间缩短30%,同时腾出更多精力用于调研思考。这次培训中,学员们围绕“新时代文秘工作的守正创新”展开研讨,大家分享的“建立政策知识图谱”“开发会议智能管理系统”等经验,让我深受启发。这让我明白:文秘工作既要“守”住底线、规范要求,也要“创”出新方法、新路径;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才能让文秘工作“永葆活力、更有作为”。

  三、守正创新树形象,在修身律己中永葆本色

  办公室是“窗口单位”,文秘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的形象。13年来,我始终牢记“办公室无小事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