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根据县委巡察工作统一部署,十三届县委第八轮巡察第二常规巡察组于今年X月至X月,对X镇X村等17个村组织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常规巡察。在巡察期间,X镇、相关职能部门以及17个村的广大员干部群众,对巡察工作给予了积极支持和有力配合,在此,我代表巡察组表示衷心的感谢。
巡察的根本目的是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从整体情况看,近年来X镇在带领各村组织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治理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通过这次“体检”,我们也清晰地看到,对标和省市县委的要求,对标人民群众的期盼,一些深层次、根源性的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相当突出。今天召开这次反馈会,就是要把巡察发现的主要问题原原本本地反馈给大家,共同分析症结、明确方向、压实责任。下面,我代表巡察组,向大家反馈巡察意见。
一、巡察发现的主要问题
本次巡察主要围绕“三个聚焦”展开,即聚焦贯彻落实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情况、聚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聚焦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和组织力建设情况。巡察发现,17个村组织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在聚焦贯彻落实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方面存在差距
部分村组织站位不高,对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理解不深、研究不透,执行上存在打折扣、搞变通、做选择的现象,导致政策红利未能充分释放,发展动力未能有效激发。第一,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不够深入,产业发展存在明显短板。巡察发现,部分村庄对乡村振兴战 ……略…… 操作”、人情发包的嫌疑,损害了集体和村民的利益。第二,工程项目建设不规范,滋生洁风险。随着乡村建设投入加大,村级小微工程项目日益增多,但监管机制却未同步跟上。巡察发现,部分村庄在道路硬化、路灯安装、环境整治等工程项目实施中,存在规避招标、虚报工程量、质量把关不严等问题。例如,X村的“户户通”工程,项目总价被拆分成多个小额合同,以规避公开招标。项目完工后,路面很快出现开裂、破损,工程质量堪忧。这些不规范操作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优亲厚友、利益输送的风险。第三,惠民政策落实有偏差,“微腐败”时有发生。的惠民政策是“阳光雨露”,但在“最后一公里”却可能被截留、被扭曲。巡察发现,个别村干部利用信息不对称和手中权力,在危房改造、低保评定、农业补贴申报等事项中为自己或亲属谋取不当利益。有的村在评定低保户时,程序不公开、结果不公示,导致一些真正困难的群众未能享受政策,而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关系户”却名列其中,严重影响了和的公信力。
(三)在聚焦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和组织力建设方面短板明显
支部是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巡察发现,部分村组织功能和组织功能弱化,战斗堡垒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第一,核心领导作用弱化,“头雁效应”不彰显。一些村组织能力不强、担当不足,或是“挂名”,对村内事务不闻不问;或是“和事佬”,不愿得罪人,导致班子软弱无力,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部分村“两委”班子不团结、内耗严重,工作上互相推诿、互相掣肘,无法形成干事创业的合力。这种“群雁无首”的状况,直接导致村庄发展停滞不前,矛盾纠纷频发。第二,员教育管理松散,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部分村组织对员的日常教育管理抓得不严、不实。“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不到位,内容枯燥,缺乏吸引力,参会率低。一些员身份意识淡薄,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缴纳费、不发挥作用,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发展员质量不高,存在“矮子里面拔将军”现象,对年轻、有文化、有能力的优秀人才吸引力不足,“口袋员”“挂名员”现象依然存在。第三,民主决策制度执行不严,“四议两公开”走过场。“四议两公开”是加强基层民主监督、规范村级权力运行的有效制度。但巡察发现,许多村在执行中打了折扣。重大事项决策往往是村支书“一言堂”或少数几个人“碰头”决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的程序完全虚化。村务、财务公开不及时、不全面、不具体,群众想看的关键信息被隐藏,公开栏成了“空告栏”,严重削弱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第四,服务群众意识淡薄,干群关系有待加强。少数村干部官僚主义气较重,惯于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少,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了解不多、关心不够。面对群众的诉求和矛盾,有的态度生硬、方法简单,有的推诿扯皮、久拖不决,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这种脱离群众的,严重疏远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同志们,以上反馈的问题,有些是老问题,有些是新表现,但根子都在于站位不高、宗旨意识不牢、管治不严、责任担当不够。X镇和17个被巡察村的组织必须高度警醒,深刻反思。
二、整改工作要求
发现问题是巡察工作的生命线,推动解决问题才是巡察工作的落脚点。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关键就在于整改。下面,我代表巡察组提四点要求。
第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巡察整改的极端重要性。巡察整改不是普通的工作任务,而是一项严肃的任务。X镇和各村组织要从高度审视和对待巡察反馈的问题,把抓好整改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作为对忠诚度的直接检验。要坚决摒弃“过关”思想,不能认为巡察组走了、会议开了就万事大吉了。对于巡察指出的问题,必须诚恳接受、照单全收,决不能有任何抵触情绪,更不能讳疾忌医、避重就轻。要把整改过程变成一次深刻的性教育和思想洗礼的过程,真正从思想深处、灵魂深处解决问题。
第二,压实主体责任,全面彻底完成整改任务。整改不落实,就是对不忠诚、对人民不负责。X镇要切实担负起整改主体责任,镇是第一责任人,要对整改工作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各被巡察村组织是本村整改的第一责任人,要坚决扛起整改担子,不能当“甩手掌柜”。会后,X镇要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将每个问题都明确到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整改时限和目标要求,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整改方案要在15日内报送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实行台账式管理、销号式落实,完成一个、销号一个、巩固一个,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回潮。
第三,坚持标本兼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巡察整改既要拿出“当下改”的举措,集中解决巡察发现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久立”,深挖问题背后的_机制漏洞和思想根源。不能就事论事,满足于表面整改。要举一反三,由点及面,把解决具体问题与解决共性问题结合起来。特别是针对“三资”管理混乱、工程项目不规范、民主决策走过场等普遍性、深层次问题,X镇要牵头,指导各村修订完善村级财务管理、资产资源处置、小微权力运行监督、民主议事决策等方面的制度规定,扎紧制度的笼子,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铲除腐败和不正之风滋生的土壤。
第四,强化成果运用,以整改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巡察整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工作、促进发展。X镇和各村组织要把巡察整改与深入学贯彻的精神结合起来,与正在开展的纪学教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