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冬季供热,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暖心工程”,更是检验我们执政能力和群众观念的“民心工程”。这件事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到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是一项严肃的经济任务,更是一项重大任务。各级各部门必须从讲、顾大局、保民生的高度,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这项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上。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冬煤夏储”“冬病夏治”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总体要求,传达第43次常务会议关于今冬明春供热保障工作的最新精神,全面分析我县当前面临的形势,提前动员、提前部署,对全县的供热保障工作进行再压实、再推动,确保全县人民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冬天。
刚才,相关部门汇报了前一阶段的工作准备情况,也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总体来看,去冬今春我县的供热工作运行平稳,基本实现了“保安全、保运行、保温暖”的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正视差距和不足。比如,个别区域供热冷热不均的问题依然存在,部分老旧管网的“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供热企业服务意识不强、投诉处理不够及时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就是我们常说的“冬病” ……略…… 和“靶向治疗”。一是要开展拉网式、全覆盖的隐患排查。各供热企业和主管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对从热源厂锅炉、换热站到主管网、庭院管网,再到楼栋立管、户内设施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地毯式排查。要重点排查上一个采暖季群众反映问题集中、故障频发的小区和管段,对老化严重、腐蚀严重的管网,对效能低下的换热设备,对失灵的阀门仪表,逐一登记,建立详细台账。这个台账不能是“流水账”,而必须是“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要明确问题点位、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时限和验收标准。二是要实施清单化、闭环式的整改销号。对排查出的问题,要分清轻重缓急,制定科学的维修改造方案。对于能够立即整改的,要立行立改,不拖延、不敷衍。对于需要进行工程改造的,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在10月底供暖试运行前全部完成。县住建局要加强督导检查,对整改进度滞后的企业,要约谈、要通报,实行“销号”管理,整改一项、验收一项、销号一项,确保所有问题在供暖季开始前“清仓见底”,坚决杜绝设备“带病运行”。三是要着眼长远,加快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除了解决眼前的“病灶”,我们还要有长远眼光,系统谋划供热管网的升级改造。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项目,有计划、分步骤地对使用年限长、材质落后、安全隐患大的老旧管网进行更换。同时,要积极拥抱新技术,探索应用智慧供热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热源、管网、用户的精准调控和高效匹配,提升供热系统的整体效能和智能化水平。
(二)扎实推进“冬煤夏储”,全力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煤炭是供热的“口粮”,能源保障是供热的生命线。根据国家层面的预测数据,未来几年全国的供热耗煤量仍将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把煤炭储备工作作为硬任务来抓。一是要科学测算,明确储备目标。县发改局要会同住建局、各供热企业,结合我县今年的供热总面积、气候预测以及往年耗煤数据,精准测算今年采暖季的煤炭总需求量。基于逻辑推演,预计我县2025-2026年度采暖季总供热面积将达到约1200万平方米,用热户数约10万户,预计总耗煤量在15万吨左右。我们必须以此为基准,足额进行储备。我要求,全县各供热企业的煤炭储备量,在9月底前,必须达到总需求量的70%以上;在10月底正式供暖开始前,必须实现100%的储备到位,确保“仓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既是参照了行业内的通行做法,也是我们必须守住的底线。二是要拓宽渠道,确保煤源稳定。当前煤炭市场波动较大,各供热企业要克服“等、靠、要”思想,主动出击,积极与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对接,签订中长期供煤合同,锁定煤源和价格,建立稳定的供应渠道。县发改局、工信等部门要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协调解决运输等环节的困难,打通煤炭采购“最后一公里”。同时,要建立多元化的储备机制,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鼓励企业在不同地区、不同煤矿采购,降低单一供应源的风险。三是要严把关口,确保储煤质量。煤炭储备不仅要保证数量,更要保证质量。劣质煤不仅热值低、耗量大,增加企业成本,而且污染物排放高,对我们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县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分局要联合开展专项检查,加强对入库煤炭的质量抽检,严厉打击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的行为。要确保入库的每一吨煤都符合环保标准和燃烧要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三)全面实施“冬患夏防”,坚决筑牢安全运行防线。安全是供热工作的底线,是群众温暖过冬的红线。我们必须坚持“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的理念,把风险想在前、把漏洞补在前、把功夫下在前,坚决防范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一是要开展全链条、穿透式的安全体检。县应急管理局、住建局、消防大队要联合组建专项检查组,聚焦热源厂、换热站、储煤场、管网走廊等重点区域,对压力容器、电气线路、燃气系统、消防通道、应急装备等关键部位,进行“翻箱倒柜”式排查。要特别关注有限空间作业、高空作业、动火作业等高危环节,严查违规操作、带病运行、超期服役等问题。对排查出的隐患,要按“红橙黄蓝”分级_,建立“隐患、整改、责任、时限”四张清单,实行“一患一档”、动态更新,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二是要推行实战化、闭环式的应急演练。各供热企业要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立足最极端天气、最复杂工况、最突发状况,开展“无脚本、拉练式”应急演练,重点检验事故报告、先期处置、联动响应、抢修恢复等关键环节,确保“135”快速响应机制落地见效(1分钟接警、3分钟出动、5分钟到场)。县住建局要牵头建立县级供热应急专家库和抢险队伍库,储备移动热源、应急管材、保温材料等抢险物资,实行“企业储备+统筹+社会联动”三级物资保障体系,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拉得出、顶得上、抢得通、供得稳”。三是要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安全防线。要加快推进“智慧安监”平台建设,推动热源厂DCS系统、换热站PLC系统、管网GIS系统、用户室温采集系统“四网融合”,实现压力、流量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