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人社系统风政建设警示教育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二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关于全面从严治最新部署要求,特别是结合2025年全国人社系统风政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的“强基固本、防险促”专项行动,通过剖析典型案例、严明纪律规矩,推动全系统员干部以案为鉴、警钟长鸣,以更严的基调、更实的、更硬的举措,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为全市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刚才,市监委XX同志通报了近三年全市人社系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播放了警示教育片《红线·失守的民生底线》。这些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涉及社保基金挪用、就业补贴虚报、人事考试舞弊、窗口服务吃拿卡要等问题,既有领导干部“靠社吃社”的权钱交易,也有一线经办人员“小贪小占”的微腐败,教训极其深刻。全市人社系统干部职工一定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真正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清醒认识当前形势,切实增强全面从严治的自觉
的以来,以_同志为核心的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推进全面从严治,风 ……略…… ,7起涉及虚构培训课时套取补贴,3起涉及替他人代认证骗取养老金。四是服务漂浮,“衙门气”仍未根除。有的窗口人员对群众咨询不耐烦,甚至以“规定如此”推诿扯皮,去年12345热线收到“冷硬横推”类投诉41件,较上年上升15%。这些问题警示我们:全面从严治永远在路上,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必须常抓不懈、紧抓不放。
二、聚焦关键领域发力,推动风政建设走深走实
2025年,全系统要以“清人社”建设为主线,紧扣“人、财、权、责”四大要素,突出“防、控、治、改”闭环管理,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强化建设,拧紧责任链条
坚持以的建设为统领,把严的基调贯穿始终。一是深化理论武装铸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结合主题教育常态化,每月开展“人社政策+政法规”联学,重点学《中国纪律处分条例》《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等法规,年内组织专题测试不少于2次,确保入脑入心。二是压实主体责任扛牢。各级组织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今年起推行“政责任清单+季度述职”制度,每季度召开风政建设专题会,分析研判分管领域风险,对苗头性问题及时约谈提醒。三是严明纪律规矩。紧盯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开展“政策执行回头看”,重点检查稳岗返还、低保扩围、农民工工资支付等政策是否精准落地,对搞变通、打折扣的严肃追责,坚决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二)紧盯关键领域,深化风险防控
聚焦人社领域“人、钱、事、权”集中环节,构建“全周期管理”防控体系。一是社保基金监管再升级。针对养老金、失业金、工伤待遇等高频支付项目,推广“智能+人工”双轨核查:一方面,依托“金保工程”系统,对参保人员生存状态、待遇领取资格按月比对,异常数据自动推送至稽核部门;另一方面,每季度抽取10%的发放记录开展实地核查,重点关注高龄、重病、异地居住等特殊_,杜绝“人情认证”“虚假认证”。二是就业资金使用再规范。就业创业补贴、技能培训资金是“民生钱”“救命钱”,必须专款专用。今年要建立“培训—就业—补贴”闭环跟踪机制,培训机构需提供学员就业合同、工资流水等佐证材料,人社部门联合财政、审计部门开展“穿透式”检查,对虚构培训、套取补贴的“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三是人事考试纪律再从严。各类招考录用、职称评审是社会关注热点,要严格执行“凡进必考”“全程留痕”。考前严格资格审查,考中实行考场视频监控全覆盖、手机信号屏蔽,考后对拟录用人员进行档案复核和背景调查;职称评审中,专家抽取、评分过程全程录像,结果公示期延长至7个工作日,防止“暗箱操作”。
(三)狠刹歪风邪气,强化建设
问题关系和形象,必须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一是整治窗口服务顽疾。深入开展“窗口服务提质年”活动,在全市人社服务大厅推广“码上监督”,群众扫码即可评价服务态度、反映问题,评价结果与窗口人员绩效考核直接挂钩;每月开展“局长走流程”,领导班子成员以办事群众身份体验参保登记、待遇申领等10项高频业务,现场发现问题、立行立改。二是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点整治“文件多、会议多、报表多”问题,今年发文数量同比压减15%,会议原则上不超过90分钟;规范督查检查考核,避免重复扎堆,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放在抓落实上。三是弘扬实干担当风气。树立“以实绩论英雄”导向,在就业帮扶、社保扩面、人才引育等重点工作中设立“员先锋岗”“攻坚突击队”,对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敢闯敢试、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四)完善监督体系,提升治理效能
坚持“严管就是厚爱”,织密监督网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一是强化“嵌入式”监督。在社保经办、资金审批等关键岗位推行“AB角”制度,重要事项须经两人以上签字确认;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基金流动、待遇发放等数据进行关联比对,2025年6月底前完成“政风险预警模型”建设,实现异常情况实时报警、快速处置。二是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在官网、微信公众号开设“政信箱”,公布监督电话,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实行“接诉即查、查必有果”,今年起实行“问题整改回头看”,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三是深化内部巡察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