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产业持续低迷、节能减排要求不断提高、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等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县工业经济呈现的“微增长”状态,破解产业结构不优、转型升级滞后和服务环境欠佳等难题,推动我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工业对全县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迫在眉睫。X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围绕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这一主题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坚持“工业强县、生态立县、文化兴县”发展战略,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发展,注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经济基本形成了以材料化工、机电冶金、轻工纺织、食品加工等四大支柱产业体系,工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一是工业经济总量稳步提升。X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X亿元,同比增长X.X%,工业经济占县域经济的比重达X、X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X.X%,分别高于同期GDP增速X.X个百分点、X.X个百分点、X.X个百分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X户,X年实现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利润X.X亿元,同比增长X.X%。今年X-X月,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X.X%, ……略…… 达到X家。
在鼓励材料化工企业发展的同时严格项目环保准入,设立了负面清单,杜绝“三高”;抓好环保监管,大力开展园区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活动,建立园区智慧环保平台,倒逼企业完善“三废”处理设施;建立环境监察巡查常态化及企业环保问题整改挂点机制,加强环保知识宣传教育和环境整治与执法力度,加速污染企业的淘汰与退出,空气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截止目前,政府及企业新增环保投入逾X亿元,投资X万元对新老园区管网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实现了污水应收尽收、雨污分流;企业对内部污水管网进行了改造;企业污水在线监测站房基本建成;县污水处理厂正在实施提标改造,从而促进“三废”的全面综合治理,推动了空气水质的进一步改善,为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支持和保障。
(二)推项目建设,培育新兴产业谋转型。我县致力于投资营商环境的改善,制定出台了招商引资、开放型经济、盘活工业园区闲置资产等优惠政策,坚持以项目建设为引擎,全力以赴培育新动能,加快了新型工业的步伐。X年新开X万元以上工业项目有X个(其中亿元项目X个)总投资额为X亿元。特别是光电子产业依然迅速发展成为我县的新兴主导产业。我县通过采取筑巢引凤的方式,打造X光电子产业园,吸引深圳、上海等地的光电企业来X投资,产业园内已入驻X家光电企业。
(三)抓创新驱动,提升传统产业促转型。一是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对科技创新成果给予奖励。至X年底,累计专利授权总量达X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X.X件。其中,企业专利授权X件(X年新增X件),占全县专利授权的X.X%;个人专利授权X件,占全县专利授权的X.X%。我县主导产业X企业专利授权X件(发明专利X件、实用新型X件、外观设计X件)。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X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X家、科技型中小企业X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X家,首次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有X家科技创新协同体企业,有X家国家级研发机构。今年县财政对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等科创成果奖补金额高达X万元。
二是积极开展校地和校企合作。为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县政府积极拓展校地合作,先后与X师范大学达成了政府层面的合作框架协议。规上企业校企合作实现全覆盖,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工研究所、中国X研究所、X省林科院、X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产学研,进一步推动企业科技创新。
三是开展企业管理创新,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从培养培训入手,引入专业咨询服务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企业管理诊断,多批次组织开展经营者和一线工人岗位技能培训。
三、我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一)工业经济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层次较低。目前我县四大支柱产业大多为贴牌生产、来料加工模式,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产业层次低,整体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主要依靠价格优势占领市场,企业获利能力弱。二是结构不合理。在现有四大支柱产业中,以铜冶炼为主体的机电冶金产业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X%,在日益趋紧的资源约束和日益严格的环保限制等情况下,以晨飞铜业_有色金属独大的局面难以为继,材料化工产业发展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空间越来越小,光电子产业发展刚起步,总量小。三是产业关联度不高。工业企业小而散,尚未形成抱团发展、上下游关联的浓厚氛围。即使是历经二十多年发展的X产业,仍然处于“两头在外”的窘境,即大部分原材料来自外地,产品销往省外、国外,赚取中间一点加工费,县内企业之间勾连较少,各自为政,产业链终端利润还是掌握在国外品牌企业手中。
(二)企业家转型升级信心和动力不足。部分企业家缺乏转型升级的紧迫感,满足于目前发展现状,失去了第一次创业的信心和热情,企业家自身缺乏科学决策和转型升级的能力,市场把握能力不强,管理和技术人才储备不足,致使企业陷入了“想转型没方向、想升级没本领,放弃又不甘心”的困境。
(三)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一是缺乏核心技术。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科技研发投入较低,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处于产业分工和产品价值链的低端,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二是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因企业家自身素质、管理理念、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