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深化。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最基层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扎根基层的关键基石,更是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环节。当前,基层民主建设不断推进,乡镇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精准把握时代脉搏,探索契合新形势、新要求的实践路径,成为推动基层民主建设向纵深发展的核心课题。通过深入调研,全面剖析乡镇工作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对夯实基层_、提升治理效能意义重大。
一、新时代乡镇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
(一)基层群众民主诉求演变带来的新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信息传播加速,基层群众民主意识显著增强。据统计,近三年来,XX地区乡镇收到群众反映诉求数量年均增长23%,其中涉及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民生保障领域的占比达68%。这表明群众不再局限于被动接受服务,而是积极追求参与公共事务决策与监督工作。然而,当前乡镇在搭建群众参与平台、及时回应诉求方 ……略…… 重影响监督质量。一是政策理论水平待提升。部分代表对国家方针政策学不深入,在审议工作报告、参与决策时,难以从宏观层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二是法律知识储备不足。在监督依法行政、推动法治乡村建设过程中,代表因法律知识欠缺,无法准确识别问题,监督工作流于表面。三是议事决策能力有限。缺乏专业的议事决策培训,代表在讨论重大事项时,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不足,难以形成有效决策。
二、新时代乡镇工作的实践路径探索
(一)强化思想引领,明确工作重要意义。做好乡镇工作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落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然要求。乡镇需以的全面领导为核心,依法履职,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近年来,XX地区通过规范召开乡镇人代会,保障了20xx余名代表依法行使职权,推动解决民生问题1300余件,充分彰显了工作的重要性。一是坚持的全面领导。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工作始终与决策部署同频共振,为工作开展提供坚实保障。二是规范会议组织程序。细化会议流程,明确代表审议、表决等环节要求,提高会议质量与效率,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有效落实。三是增强监督工作实效。围绕高质量发展核心任务,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近三年累计开展监督活动80余次,推动解决发展难题60余个,为地方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紧扣工作要求,提升履职规范化水平。乡镇需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四个作用”,以新修改的监督法、代表法为依据,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XX地区通过贯彻落实相关法律,使监督覆盖率提升至95%,代表履职积极性显著提高。一是发挥监督主导作用。严格按照监督法规定,科学制定监督计划,聚焦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监督,增强监督权威性与实效性。二是加强代表履职保障。依据代表法完善代表履职保障机制,建立代表履职档案,定期开展履职培训,近三年培训代表1500余人次,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三是优化代表建议办理。严把议案建议质量、交办、督办关,建立“代表--”联动办理机制,代表建议办结率从65%提升至82%。四是推进工作制度化建设。总结创新经验,制定完善工作制度20余项,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工作模式,提升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三)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工作影响力。全媒体时代,乡镇需创新宣传方式,提升新闻宣传针对性与实效性。XX地区通过创新宣传手段,使工作群众知晓率从58%提升至85%,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一是把握传播规律创新形式。深入研究短视频、直播等新兴传播形式,制作工作宣传短视频50余部,通过多平台发布,累计播放量超50万次,提高传播效果。二是精准定位受众优化策略。通过调研掌握群众信息获取惯,针对不同群_定宣传方案,在老年_中侧重传统媒体宣传,在年轻_中加强新媒体传播。三是利用yq监测引导舆论。实时关注工作相关yq,收集分析群众意见建议300余条,将热点议题纳入调研与监督范围,主动引导舆论导向,推动工作改进。
(四)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工作基础。乡镇工作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队伍支撑。XX地区通过加强队伍建设,使干部专业素养显著提升,工作效率提高30%。一是优化干部选拔任用。选拔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充实队伍,近三年新招录专业人才20余名,改善队伍结构。二是强化业务培训教育。定期组织干部与代表参加政策理论、法律知识、议事决策等培训,年均培训1000余人次,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科学考核体系,将履职情况与评优评先、干部晋升挂钩,激发干部与代表工作积极性。
三、新时代乡镇工作创新发展保障措施
(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