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认证市场监管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认证认可监管的决策部署,全面总结202x年全市认证监管工作成效,分析当前认证市场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强化监管力度,规范认证市场秩序,提升认证有效性和公信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质量基础。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分管领导,各旗县分管负责同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领导班子成员、相关科室负责人,各旗县区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认证监管工作的同志,以及部分认证机构、获证企业代表。刚才,X旗市场监管局、X认证机构、X获证企业分别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到位,既分享了工作经验,也提出了实际需求,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学借鉴,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全面总结202x年认证监管工作成效
(一)依托系统监管,认证活动见证检查扎实推进
202x年,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充分依托全国统一的“认证行政监管系统”,构建起数字化、智能化的认证监管体系,对全市各类认证活动实施全方位、全流程动态监管。全年共上报认证活动5313次,涉及1668家组织,监管人员对认证活动的检查次数达到4910次,检查率高达92.4%;对1560家组织进行实地检查,检查率达到93 ……略…… 然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例如,个别认证机构为降低成本,减少审核时间,压缩认证程序,导致认证结果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质量水平;还有一些认证机构在认证过程中,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审核不严,存在超范围认证的问题。这些违法违规行为不仅损害了认证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也降低了认证的公信力,使消费者对认证产品和服务产生质疑,严重影响了认证行业的健康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2x年虽然未在我市获证企业中发现重大认证违法行为,但在全国范围内曝光的认证违法案例中,与我市相关的认证机构涉案线索就有X起,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高度重视,持续加强监管。
(二)获证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从监督检查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获证企业能够严格遵守认证相关规定,保持良好的管理水平,但仍有部分企业存在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一些企业对认证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获得认证证书只是为了满足市场准入要求,在获得证书后,忽视了对认证标准和规范的持续执行。例如,部分企业在投入品使用管理方面不够严格,未建立完善的投入品采购、使用和追溯制度,导致投入品使用存在安全隐患;还有一些企业的管理体系运行流于形式,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重要环节未能有效开展,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也对认证的有效性和权威性造成了负面影响。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一旦出现质量安全事故,将对企业、消费者和整个认证行业带来严重后果。
(三)认证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认证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新的认证领域、认证模式不断涌现,对认证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们通过培训提升了监管人员的能力,但目前的监管能力与实际工作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一方面,监管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还不够丰富,对新兴认证领域的监管经验不足,在面对一些复杂的认证监管问题时,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另一方面,监管手段相对单一,主要依靠传统的实地检查方式,信息化、智能化监管手段应用不够充分,难以实现对认证活动的实时动态监管。,认证监管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方面还不够完善,信息共享不及时、不充分,导致监管效率低下,无法形成监管合力。
三、明确目标,科学谋划2025年认证监管工作重点
(一)加大力度,严厉打击认证违法违规行为
2025年,我们要进一步强化认证监管工作,始终保持对认证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一是要建立健全认证联动机制,加强市场监管部门与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合力。对于发现的认证违法违规线索,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依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二是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针对认证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如认证人员不到现场、伪造认证档案、超范围认证等,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通过专项整治,有效震慑违法违规行为,规范认证市场秩序。三是要加强监督,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行为合法、公正、透明。同时,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加强分类指导,提升获证企业管理水平
为提升获证企业的管理水平,我们要采取分类指导的方式,根据企业的规模、行业特点和管理现状,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一是对于管理水平较高、发展规范的企业,要加强培育和引导,鼓励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行业整体提升。例如,我们可以组织这些企业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分享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做法,为其他企业提供学借鉴的机会。二是对于管理水平一般、存在一定问题的企业,要加强帮扶和指导,帮助其查找问题根源,制定整改措施,督促其限期整改。监管部门可以安排专人一对一进行指导,定期对企业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三是对于管理混乱、问题突出的企业,要加大监管力度,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对整改不到位的企业,要坚决吊销其认证证书,将其列入失信名单,形成有效的震慑。通过分类指导,推动获证企业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保证认证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三)强化能力建设,打造高素质认证监管队伍
面对认证市场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认证监管能力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认证监管队伍。一是要持续加强培训工作,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和一线监管能手开展专题培训,培训内容要涵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新兴认证领域知识、监管技术和方法等方面,不断拓宽监管人员的知识面,提升其专业素养。二是要加强实践锻炼,通过组织监管人员参与专项检查、交叉检查、案件查办等工作,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建立监管人员考核机制,对监管人员的工作表现和业务能力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职务晋升挂钩,激发监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