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多次提到谷文昌,称赞他“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事”,是“实事求是的典范”。在谷文昌纪念馆考察时指出:“学谷文昌同志,不仅要高山仰止,还要见贤思齐,像他那样做人、为政。”

走进谷文昌纪念馆,凝视着泛黄的老照片、磨损的草帽和布满补丁的衣物,一位员“一心为公、一心为民”的 ……略…… 去做什么”的为民情怀
谷文昌常说:“一个人活着要有伟大理想,要为人民做好事,为人民奋斗一辈子。”他把群众的冷暖当作自己的大事,修建海堤、打水井、办夜校,事事都从百姓需求出发。哪怕调任离开东山,仍牵挂着群众的温饱,托人捎去粮票和种子。这种“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一面”的朴素情怀,深刻诠释了“人民至上”的理念。反观当下,个别干部存在“重政绩轻民生”的倾向,谷文昌精神犹如一剂良药,提醒我们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
感悟三:“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洁品格
谷文昌一生清贫,严格要求家属“不许沾公家一点油”。他的女儿想安排工作,他拒绝利用职权。在他离世后,家中仅有8个补丁的手提包、几箱书籍和满墙奖状。这种“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清,与当前反腐倡的要求高度契合。它警示我们,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守住洁底线,永葆人的本色。
感悟四:“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长远眼光
谷文昌植树造林时,有人质疑“十年也见不到林”,他却坚定回应:“我们这一代人治不了,下代人接着治!”正是这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胸怀,让他的事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在现实工作中,一些地方存在急功近利、寅吃卯粮的现象,谷文昌精神为我们提供了镜鉴。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更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