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全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总结我市产业链建设成效,分析当前发展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四套班子相关领导、各区县(市)主要负责同志、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产业链链主企业和重点企业代表,以及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的负责同志。刚才,X区、X局、X企业分别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具体、很有针对性,提出的思路和举措也很务实,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市产业链发展实际,我讲五点意见。

  一、锚定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夯实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基础

  (一)强化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龙头企业的创新突破。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培育链主企业作为产业链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政策扶持、资源倾斜,推动一批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上走在前列。以铝业为例,其高品质再生铝保级 ……略…… 资15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区域数字经济的核心载体;同年11月,市重点产业暨高端低碳绿色新材料产业园招商推介会在上海举行,签约的22个项目涵盖高端化工、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总投资774亿元,其中新材料项目投资200亿元,达产后可形成年产50万吨高性能纤维的产能,填补国内高端材料空白。

  (二)创新_招商模式。为拓展国际合作空间,今年2月,我市组建招商团赴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开展“双招双引”活动,通过举办产业对接会、企业座谈会等形式,达成17个投资和贸易项目,总投资额超210亿元,总贸易额超270亿元。其中,新能源与新加坡集团签约的锂电池材料项目,投资120亿元,将引进国际先进的固态电池生产线;生物与香港公司达成的合作协议,将在X区建设国际化生物医药研发中心,预计年研发投入超5亿元。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为我市产业链注入了“国际元素”,更推动了高端要素的跨境流动,形成了“引进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葡萄串”效应。

  三、激活人才链赋能产业链,强化创新发展智力支撑

  (一)多渠道引育产业人才。人才是产业链竞争的核心资源。我市坚持“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通过政策引才、平台聚才、校企育才等方式,全方位构建人才支撑体系。市总链办先后11次参加人才嘉年华对接大会,向海内外人才系统讲解十大产业链发展规划,累计引进产业链领军人才80人、尖端技术人才500人。在高新区,科技公司通过“项目+团队”模式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攻克了芯片封装关键技术,相关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至40%。同时,我市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与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等20所院校共建产业学院,开设“产业链定制班”35个,年培养技能人才3000余人,其中机械与学院合作的“智能制造班”,毕业生就业率达100%,80%以上留在本地产业链企业工作。

  (二)优化人才发展生态。为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我市不断完善政策举措,出台《产业链人才专项扶持办法》,对领军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项目资助,对技能人才提供住房补贴、子女教育等“一站式”服务。在X经开区,“人才公寓”项目一期建成1000套精装住房,已入住产业链企业人才800余人;X区推出“人才贷”产品,累计为30家链上企业发放贷款2亿元,解决了人才创业的资金难题。,我市还建立了产业链人才库,梳理各链条人才需求5000余条,实现了人才与产业的精准匹配,真正让人才成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

  四、攻坚重点项目建设提速,筑牢产业链发展硬支撑

  (一)建立全周期项目推进机制。我市将项目建设作为产业链提质增效的“牛鼻子”工程,按照“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思路,建立了重点项目库,目前入库项目达300个,总投资超5000亿元。为加快项目落地,我市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推进机制,从立项、审批到建设、投产全程跟踪。X高端低碳绿色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从谋划到开工仅用10个月,创造了同类项目的“X速度”,该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重点布局新能源材料、绿色化工等产业,建成后预计年税收超100亿元;X德晋新能源厂区改扩建项目,通过“零增地”技改,新增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引进智能生产线20条,产能提升80%,年新增销售收入50亿元。

  (二)强化要素保障精准施策。针对项目建设中的土地、资金、能耗等要素瓶颈,我市创新推出“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在土地保障方面,通过盘活闲置厂房、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方式,去年以来为产业链项目提供用地5000亩;在资金支持方面,设立200亿元产业链发展基金,撬动社会资本1000亿元投入重点项目,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产业链专项贷”,累计放款300亿元;在能耗指标上,通过淘汰落后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