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要求,总结前期全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发放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全面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强化举措,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精准落地、资金高效使用,为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分管领导,市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县(区)分管领导、财政和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农机合作社、种植大户代表。刚才,市财政局通报了全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发放情况,X县、X区及农机户代表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详实、很有借鉴意义,我完全赞同,大家务必认真学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落实补贴政策是践行国家强农惠农战略的必然要求
农机购置补贴作为国家重要的强农惠农政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始终高度重 ……略…… 政策宣传广度和深度不足,群众知晓率有待提升
尽管各级部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但部分地区仍存在宣传不到位的问题。在近期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全市仍有X%的农户对补贴对象、申请流程、补贴标准等核心内容不了解。乡在走访中发现,%的农户因未及时获取政策信息,错失补贴申请机会;部分偏远山区由于宣传渠道单一,仅通过村广播传达政策,导致政策知晓率不足X%。,宣传内容过于专业化,缺乏通俗易懂的解读,使得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户难以理解政策要点。
(二)补贴资金发放流程繁琐,时效性需进一步加强
虽然我市已优化部分流程,但仍存在环节过多、审批周期长的问题。目前,从农户申请到资金发放,平均需要个工作日,部分复杂事项甚至超过个工作日。县村农户反映,因申请材料审核反复,导致购买农机的资金迟迟无法到位,错过最佳农时。,部分基层工作人员业务不熟练,对政策把握不准确,进一步延长了办理时间。据统计,全市因材料审核不通过退回修改的申请占比达X%,严重影响了补贴发放效率。
(三)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资金安全存在风险隐患
在补贴资金监管方面,仍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个别地区存在虚假申报、重复申报等违规行为,如区查处的起农机合作社虚构购机数量套取补贴案件,涉及金额X万元。同时,部分地区对补贴机具的后续使用监管不到位,存在补贴机具闲置、转卖等现象。,部门间信息共享不及时,财政、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尚未实现数据互联互通,难以形成监管合力,增加了资金风险防控难度。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提升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质效
(一)以强化宣传为先导,确保政策家喻户晓
一是创新宣传形式。综合运用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媒介,制作通俗易懂的政策解读视频、图文手册,开展“农机补贴政策进乡村”活动。年内计划组织专题宣讲场次,覆盖全市%以上的行政村;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开设“农机补贴政策”专栏,每周发布政策解读视频,预计播放量突破X万次。
二是精准靶向宣传。针对农机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重点对象,开展“一对一”政策辅导;在农机销售网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政策咨询台,安排专人答疑解惑。X县要在农机交易市场设置电子显示屏,实时滚动播放补贴政策和申请进度,方便群众查询。
三是发挥示范引领。选取X个农机补贴政策落实成效显著的乡镇、X个典型农户,制作宣传案例集,通过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推广先进经验,增强政策吸引力和可信度。
(二)以优化流程为核心,提高资金发放效率
一是简化审批环节。推行“一站式”服务,将补贴申请、审核、公示等环节整合至线上平台,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2025年底前,全市X%以上的补贴申请通过线上办理,审批时限压缩至X个工作日以内。X区要率先试点“零材料申报”,依托大数据平台自动获取农户信息,减少材料提交数量。
二是建立绿色通道。在“三夏”“三秋”等关键农时节点,对急需购置农机的农户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核、优先发放。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及时解决农户遇到的问题,确保补贴资金在X个工作日内直达农户账户。
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每季度组织一次基层工作人员业务培训,重点讲解政策要点、操作流程、系统使用等内容,培训覆盖率达100%。开展“业务能手”评选活动,对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奖励,提升服务水平。
(三)以严格监管为保障,确保资金安全规范
一是健全监管机制。建立财政、农业农村、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定期开展补贴资金专项检查,重点核查申报材料真实性、资金发放合规性。年内计划开展X次联合检查,实现各县(区)检查全覆盖。
二是强化信息化监管。加快建设全市农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