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对照《湖北省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方案》要求,总结前期工作成效,分析存在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乡村振兴和农村高质量发展筑牢水安全根基。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县(市、区)分管负责同志,市水利和湖泊局、发改委、财政局、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列入2025年标准化建设计划的X县、X市、X县水利部门负责同志。刚才,X市水利局、X县人民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提出的思路清晰、措施具体,我都同意,大家要结合实际认真落实。下面,我结合全市工作实际,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是保障民生福祉的基础工程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农村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是最基本、最迫切的民生需求。当前,我市农村供水仍存在部分工程标准不高、管网老化、水质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据统计,全市农村供水工程覆盖万户、万 ……略…… 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到2027年底,全市60%县域(即个县市区)完成标准化建设;到2030年底,实现全覆盖。各地要对照这一时间表,制定详细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例如,县要在202x年底前完成标准化建设方案编制,2025年6月底前完成所有规模化供水工程改造,12月底前通过省级验收。市要重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2025年投资亿元,新建输水管网公里,改造村级管网公里,确保按期达标。
2.坚持分类指导原则
各地要根据县域实际,因地制宜确定建设模式。平原地区要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依托城市水厂向农村延伸管网;丘陵地区要重点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整合小型分散工程;山区要因地制宜实施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改造。如县属于山区县,计划投资亿元,对处小型供水工程进行水源保护、净化设施和管网改造,同步建立县域统管机制。区作为平原地区,将投资亿元,扩建城市自来水厂,延伸管网至个乡镇,覆盖农村人口X万人,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
(二)突出建设重点,提升工程质效
1.推进水源保护与水质提升
一是强化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各地要依法划定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置界桩、警示牌等标识,取缔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到2025年,全市农村集中式水源保护区划定率要达到X%,县、市、县要达到%。二是实施水质提升专项行动。投资亿元,在规模化供水工程中配套建设深度处理设施,在小型工程中安装一体化净化设备,确保水质达标率达到县城水平。县已先行试点,在镇供水工程中加装超滤膜处理设备,水质达标率从%提升至X%,经验值得推广。
2.加快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
一是推进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重点实施个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和个区域规模化供水项目,新增日供水能力万立方米,受益人口万人。市计划投资亿元,建设水库至镇输水管网工程,解决个乡镇万人的饮水问题。二是实施小型工程规范化改造。对处小型供水工程进行水源保护、泵房改造、管网更新,配套消毒设施,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县乡村供水工程改造后,供水保证率从X%提升至X%,群众满意度达X%。
3.完善智慧化管理体系
投资X亿元,建设全市统一的县域智慧供水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水质、水量、水压实时监测,管网漏损预警,用水计量收费等功能。2025年前,县、市、县要完成平台建设,其他县(市、区)2027年前完成。县已建成县级智慧平台,接入处供水工程数据,漏损率下降%,年节约水量万立方米,相当于个小型水库的蓄水量。
(三)创新管护机制,确保长效运行
1.建立县域统管模式
推行“3+1”标准化管护模式,即县级成立农村供水服务中心、乡镇设立供水管理站、村配备水管员,同时建立县级水质检测中心。到2025年,全市县域统管覆盖率要达到X%,县、市、县要实现全覆盖。市已成立县级供水服务中心,下设个乡镇管理站,配备专职水管员名,实现了“一个龙头放水、一张网供水、一体化管理”,管护成本降低%,服务响应时间缩短至小时内。
2.完善水费收缴机制
全面推行“计量收费、定额管理”制度,农村生活用水水价原则上不低于成本价。对特殊困难群众实行水费减免政策。县通过落实水费收缴制度,年收缴水费万元,不仅保障了工程运维经费,还结余万元用于工程更新改造。各地要借鉴这一经验,2025年前实现水费收缴率达%以上,2027年达X%。
3.强化应急保障能力
制定县域农村供水应急预案,建立应急供水队伍,储备应急物资。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处应急供水水源,配备台应急供水设备。县已建立应急供水队伍支,配备应急水车辆,可满足万人X天的应急用水需求。各地要在2025年前完成应急体系建设,确保突发情况下群众饮水有保障。
三、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落地见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1.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全市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抓落实。建立“市级统筹、县级主责、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市水利和湖泊局要做好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发改委要将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财政局要保障建设资金,生态环境局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形成工作合力。
2.落实目标考核制度
将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