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关爱儿童健康成长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前期关爱儿童健康成长工作成果,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护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局面。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分管领导,市督考办、市妇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县(区)、乡镇(街道)代表,以及部分学校、社区和社会组织代表。刚才,X部门、X地区作了汇报发言,分享了在关爱儿童工作中的特色做法和宝贵经验,讲得全面深入、亮点纷呈,我都表示赞同,希望大家相互学、借鉴,将这些好做法、好经验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下面,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总结工作成效,坚定关爱儿童健康成长的信心
(一)联合行动扎实开展,服务覆盖持续扩大
自关爱儿童健康成长行动启动以来,各部门积极联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市督考办与市妇联联合在镇村举办的“关爱妇女儿童心理辅导讲座”为例,5月11日活动当天 ……略…… 补了儿童课后监管空白。
二、正视存在问题,明确关爱儿童健康成长的方向
(一)区域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关爱力度不足
虽然全市关爱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城区凭借丰富的资源,能够开展多样化、高质量的关爱活动,而偏远农村地区由于资金、人员、设施等方面的限制,活动开展频次低、内容单一。据统计,城区平均每季度开展关爱儿童活动次,而部分偏远乡镇一年仅开展-次。在心理健康辅导方面,城区儿童能够较为便捷地获得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农村儿童因缺乏专业机构和人员,难以满足心理疏导需求。例如,县乡仅有1名兼职心理辅导教师,要负责全乡所学校X余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工作压力巨大,服务质量也难以保障。
(二)专业人才短缺,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目前,从事关爱儿童工作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无论是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家庭教育指导,还是儿童权益保护等领域,都面临人才匮乏的困境。全市持有专业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证的人员仅有X人,且主要集中在城区。在开展活动时,由于缺乏专业人才,部分活动内容流于形式,无法真正满足儿童和家长的实际需求。例如,一些社区组织的亲子活动,因缺乏专业指导,活动设计不合理,参与度和效果不佳。同时,现有工作人员专业培训不足,知识更新缓慢,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儿童发展需求。
(三)宣传力度不够,社会认知有待提高
尽管开展了一系列关爱儿童活动,但宣传工作仍存在短板。部分群众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相关政策和活动了解甚少。通过随机抽样调查发现,有30%的家长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具体内容,40%的群众不了解本地开展的关爱儿童活动。宣传方式较为传统,主要依赖于张贴海报、发放传单等形式,新媒体运用不足,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有限。导致一些好的政策和活动未能被广泛知晓,社会各界参与关爱儿童工作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三、细化工作举措,提升关爱儿童健康成长的水平
(一)加强资源统筹,推动区域均衡发展
一是加大对偏远农村地区的资源倾斜。设立关爱儿童专项扶持资金,每年安排X万元,重点用于改善农村地区关爱儿童活动设施、培训基层工作人员、开展特色关爱活动。例如,为农村学校建设心理咨询室、图书室等功能室,配备必要的设备和书籍。二是建立区域帮扶机制。组织城区学校、社区与农村地区结对帮扶,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共享优质资源。如城区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开展支教活动,城区社区与农村社区联合举办关爱儿童主题活动,实现优势互补,缩小区域差距。
(二)强化人才培养,提高专业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与高校、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开设儿童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相关专业课程,培养本土专业人才。计划每年培养专业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等人。二是加大现有工作人员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交流活动,邀请专家授课,更新知识技能。每年举办关爱儿童工作专题培训班期,培训工作人员X人次。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奖励,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专业性。
(三)创新宣传方式,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开设关爱儿童专题专栏,定期发布政策解读、活动动态、育儿知识等内容。制作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宣传视频、漫画等,提高宣传的吸引力和传播力。二是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关爱儿童宣传月”活动,通过举办讲座、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群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