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全市农业机械化暨粮食生产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市农业机械化暨粮食生产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农业机械化暨粮食生产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和省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与粮食生产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提质增效,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县(区)分管负责同志、农业农村部门主要负责人、重点农机专业合作社代表、种粮大户代表,以及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刚才,X区、X县农业农村局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既有工作成效总结,也有下一步计划,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把握农业机械化与粮食生产的战略意义

  (一)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支撑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放农村劳动力的关键手段。以市为例,近年来通过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全市拥有拖拉机、耕整机、 ……略…… 

  2.完善农机购置与作业补贴机制,提升机械化水平

  针对全市16家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和100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需求,要进一步优化农机补贴政策,重点支持高性能、智能化农机具的推广应用。如对无人机、联合收割机、谷物干燥机等关键设备给予更高补贴比例,鼓励合作社更新设备、扩大服务范围。X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正是在政策支持下,机具数量从最初的20台增至现在的100余台,服务范围覆盖全镇乃至周边县区,成为带动农业机械化的骨干力量。

  (二)推广“五新”技术,赋能产业升级

  1.以新机具推广为抓手,提升作业效率

  新机具是农业“五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大拖拉机、旋耕机、插秧机等新机具的推广力度,结合丘陵山区特点,研发推广适宜小型化、智能化农机。如市通过引进120匹马力旋耕机,将单台日均作业面积从50亩提升至100亩以上,作业效率翻倍;无人机植保技术的普及,使每亩植保成本降低30%,效率提升10倍以上。下一步,要建立“引导、企业参与、农民受益”的新机具推广模式,在、X等粮食主产县区建设示范基地,让农民直观感受新技术的优势。

  2.以轮作模式创新为突破,促进粮经统筹发展

  烟稻轮作是市探索出的高效种植模式,近5万亩耕地通过该模式实现“一季烤烟一季稻”,既保证了烤烟收入,又稳定了粮食生产。如村村民自伟,返乡后通过种植30多亩烤烟、120多亩制种,结合农机服务,年收入达20万元。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通过“以烟养稻、以稻固基”实现了产业良性循环。各县(区)要因地制宜推广轮作、套种等模式,在、X等乡镇打造千亩以上轮作示范区,带动全市粮经作物协同发展。

  三、夯实发展基础,构建农业机械化与粮食生产保障体系

  (一)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强化示范带动

  1.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

  全市16家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和100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推动农业机械化的核心力量。如X海明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不仅满足全镇农业生产需求,还承接周边县区的农机作业服务,年服务面积超10万亩。要进一步加大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通过项目倾斜、信贷支持、技术培训等方式,培育一批装备精良、服务规范、带动能力强的示范社,力争到2025年,全市大型农机合作社数量突破20家,服务面积占比达70%以上。

  2.培育种粮大户与返乡创业者,激发内生动力

  市镇村民自伟的案例证明,返乡务农通过规模化、机械化经营,完全可以实现稳定增收。要通过政策激励、技术指导、市场对接等措施,鼓励更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各县(区)要建立种粮大户档案,提供“一对一”帮扶,在、X等乡镇开展“返乡创业示范户”评选,营造良好创业氛围,力争每年新增种粮大户50户以上。

  (二)完善农机服务网络,提升支撑能力

  1.加强农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服务布局

  针对全市农机保有量4700多台的现状,要加快农机库棚、维修网点、烘干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在X、等粮食主产乡镇,建设区域性农机服务中心,配备大型烘干设备、维修车间和配件仓库,解决农机“停放难、维修难、烘干难”问题。如合作社投资200万元建设的烘干中心,日烘干能力达500吨,不仅满足自身需求,还为周边农户提供服务,年增收30万元以上。

  2.强化农机技术培训,培育专业人才队伍

  全市200多名机手已成为农机作业的骨干,但面对智能化、数字化农机的普及,人才缺口依然存在。要依托农业院校、职业培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