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推动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县(区)分管负责同志、市民政局主要负责同志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市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管负责同志,以及部分养老服务机构代表。刚才,X县、X区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提出的做法和经验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养老服务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养老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核心内容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万人,占总人口的%,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约万人,高龄老人约万人。养老问题不仅关系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宁,更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X县作为典型山区县,近80%地域为山地,却通过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将287个敬老院、幸福院等养老场所覆盖城乡,形成“一刻钟养老服务圈”,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做好养老服务工作,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 ……略…… 老服务站要像“毛细血管”一样延伸至老年人家门口,2025年全市村(社区)覆盖率要达到85%。X县店亭村“银杏乐龄家园”通过村集体每年投入3万元,为16位独居、孤寡老人提供吃住、学、零工等服务,这种“家门口养老”模式要在全市农村推广。各村(社区)要依托群服务中心、闲置校舍等场所,建设长者食堂、日间照料中心等,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医等基础服务,最低餐费标准不超过3元,让老年人吃得安心、省心。

  (二)推动智慧赋能,提升养老服务精准水平

  1.构建智慧养老平台,实现数据融合应用

  借鉴X县“智慧大脑”建设经验,2025年6月底前全市统一建成“1个数据中心+1个监管平台+N项应用模块”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X县配备“96116”居家养老热线,老人通过电话即可预约助浴、问诊等服务,智能手环实时监测健康数据,这种模式要在全市复制。平台要整合医疗、养老、家政等资源,实现老年人信息、服务需求、服务供给的精准匹配,同时为监管提供数据支撑。

  2.推广智能养老设备,提升服务便捷性

  加大智能手环、智能床垫、健康监测设备等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2025年全市独居、高龄、失能老人智能设备佩戴率要达到70%以上。X县光明社区养护中心引入智能床垫,实时监测老人血压、血氧等数据,子女通过手机APP即可查看,这种做法要在全市社区养老机构推广。各县(区)要通过购买服务、补贴等方式,降低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的成本,让科技真正惠及老年_。

  3.培育智慧养老产业,激发市场活力

  支持养老服务企业与科技企业合作,开发智慧养老APP、远程照护系统等产品,打造“互联网+养老”产业链。X县通过购买项目推动智能服务走进千家万户,带动了本地养老科技企业发展。各县(区)要出台优惠政策,培育1-2家本地智慧养老龙头企业,到2025年全市智慧养老产业规模突破XX亿元。

  (三)创新服务模式,满足多元化养老需求

  1.推进医养结合,保障老年人健康需求

  加快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2025年全市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率要达到100%。X县老年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实现“医疗大楼看病、养老大楼康养”,这种“两院一体”模式要在全市推广。各县(区)要整合医疗和养老资源,在县级枢纽中设置医务室或护理站,乡镇养老服务中心与卫生院毗邻建设,村养老服务站与村卫生室联动服务,为老年人提供预防、治疗、康复、护理一体化服务。

  2.发展普惠养老,保障基本养老需求

  落实《“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要求,2025年全市普惠性养老床位占比要达到60%以上。X县通过公建民营、委托运营等模式,将乡镇敬老院交由品牌化企业运营,既保证了普惠性,又提升了服务质量。各县(区)要加大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力度,通过购买服务、公建民营等方式,引入专业团队运营,降低收费标准,让更多老年人享受普惠养老服务。

  3.探索特色养老,满足个性化需求

  结合我市生态资源和文化特色,发展旅居养老、田园养老、文化养老等特色模式。X县店亭村“银杏乐龄家园”设置“乐龄学堂”“零工市场”,让老年人学技能、做手工,这种“养老+就业”模式要在全市有条件的农村推广。各县(区)要依托本地旅游资源,打造1-2个旅居养老示范基地,建设一批田园养老社区,同时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开展戏曲、书法、民俗等文化养老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

  (四)强化要素保障,夯实养老服务发展基础

  1.加大财政投入,保障资金需求

  各级财政要将养老服务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建立与人口老龄化程度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X县在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中投入1.1亿元,这种投入力度要在全市范围内保障。从2025年起,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XX亿元养老服务专项资金,各县(区)财政按不低于市级50%的比例配套,重点用于设施建设、设备购置、运营补贴等。同时,要统筹使用福彩公益金,将不低于55%的资金用于养老服务领域。

  2.加强人才培养,壮大服务队伍

  实施“养老服务人才提升计划”,2025年全市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要达到90%以上。X县通过引进高端专业化运营团队,提升了服务质量,这种做法要在全市推广。各县(区)要与职业院校合作,开设养老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培养专业人才;同时,完善养老护理员岗位补贴、职称评定等政策,提高职业吸引力,到2025年全市养老护理员总数达到XX万人。

  3.完善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

  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土地、税收、水电气等方面给予养老服务机构优惠政策。X县在养老机构建设中享受土地划拨、税费减免等政策,这种政策支持要在全市落实。各县(区)要将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优先保障用地需求;对非营利性养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