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涉水问题排查整改暨“以秋补夏”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涉水问题整改,扎实做好“以秋补夏”农业生产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县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市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重点乡镇、企业代表。刚才,X县区、X部门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具体、很有针对性,提出的措施也切实可行,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做好当前重点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从战略全局高度把握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制度安排,涉水问题整改更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和人居环境质量。当前,我市部分区域仍存在水资源管理不规范、水环境 ……略…… 域水质进行全指标分析,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污染源溯源模型,精准定位污染源头,提高整改效率。
2.以系统思维深化水资源管理专项整治
一是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对全市重点用水企业实行用水定额管理,今年年底前完成家高耗水企业的节水技术改造,预计年节水万吨。二是规范地下水开采。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关闭县区违规取用地下水的自备井眼,同步推进再生水回用项目建设,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量要达到处理量的%以上。三是加强水土保持。实施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年内完成治理面积平方公里,新建淤地坝座,减少水土流失量万吨。
(二)扎实推进“以秋补夏”工作,确保秋粮稳产增收
1.千方百计扩大秋粮播种面积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落实秋粮种植补贴政策,对玉米、大豆等作物每亩补贴元,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截至6月25日,全市已发放补贴资金万元,惠及农户万户。二是挖掘种植潜力。指导县区利用撂荒地、田边地角等闲散地块扩大种植,比如镇通过土地流转整合撂荒地亩,全部种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作物。三是做好农资保障。协调农业生产资料公司调运玉米种子万公斤、化肥万吨,确保农资供应不断档,同时加强农资价格监测,严厉打击哄抬物价行为。
2.持续跟进田间管理,提高单产水平
一是加强技术指导。组建支农业技术服务队,深入个重点产粮乡镇开展“一对一”技术帮扶,重点推广玉米“一增四改”、大豆窄行密植等高产技术,确保技术覆盖率达到X%以上。二是做好病虫害防控。密切监测草地贪夜蛾、大豆根腐病等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布预警信息期,组织统防统治面积万亩,确保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X%以内。三是强化抗旱保墒。协调水利部门调配灌溉水源,启动处抗旱泵站,灌溉面积万亩,同时推广地膜覆盖、秸秆还田等保墒技术,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
(三)高标准推进农田建设专项整治,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1.全面开展工程质量“回头看”
一是建立问题清单。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各县区对202x年以来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项目进行逐地块排查,重点检查土地平整、灌溉排水、田间道路等工程质量。截至目前,已排查项目个,发现田块坡度超标准、渠道渗漏等问题类个,形成问题台账并逐一编号。二是限期整改销号。对排查出的问题,能立即整改的要在日内完成,如县项目田间道路宽度不足问题,需在7月10日前拓宽至米;需要长期整改的要制定方案,明确节点,如区灌溉管网老化问题,计划分期改造,2026年月底前全部完成。三是强化验收把关。今后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必须经第三方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予拨付尾款,并追究相关单位责任。
2.健全长效管护机制
一是明确管护责任。按照“谁使用、谁管护”原则,落实村级管护主体,每个项目区至少确定名专职管护员,签订管护协议,明确管护内容和奖惩措施。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市财政每年安排万元高标准农田管护专项资金,各县区按不低于X%的比例配套,确保管护工作有经费保障。三是推进数字赋能。在X个试点项目区安装物联网监测设备,实时监控土壤墒情、作物生长等情况,实现精准管护,提高管护效率。
三、强化保障措施,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坚实支撑
(一)压实工作责任,形成攻坚合力
一是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各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抓具体,将任务分解到乡镇、到村、到人。比如,县要在7月底前完成河沿岸X个排污口的整治,主要负责同志每周要实地督导一次。二是强化部门协同。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市生态环境局要加强水质监测,市农业农村局要做好技术指导,市水利局要保障灌溉用水,形成工作闭环。三是严肃考核问责。将涉水问题整改、“以秋补夏”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对工作推进不力、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对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的,严肃追究责任。
(二)强化要素保障,破解瓶颈制约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市财政统筹安排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涉水问题整改、秋粮生产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各县区也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配套资金到位。同时,积极争取和省级专项资金支持,今年已到位资金亿元,比去年增加X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