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全市乡村风貌保护与农房建设管理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市乡村风貌保护与农房建设管理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市乡村风貌保护与农房建设管理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乡村风貌保护与农房建设管理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当前乡村规划建设工作成效,分析“批小建大”等突出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风貌_重点任务,推动乡村建设规范化、特色化发展,为乡村振兴筑牢空间基础。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资规局、农业农村局、综合行政局、住建局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区(管委会)分管领导、规划办负责人,以及试点村代表、村民委员会主任等。刚才,X区、X部门就农房报建管理工作作了汇报发言,内容详实、措施具体,我都表示赞同,希望大家对照要求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认清形势,深刻把握乡村风貌保护战略意义

  乡村风貌是乡村文明的重要载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直观体现,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当前,我市乡村建设正处于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型的关键期,必须以更高站位认识 ……略…… 

  二、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全面提升乡村建设管理水平

  针对当前存在的规划执行不到位、建设标准不统一、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必须从制度设计、技术指导、监管三个维度协同发力,构建全链条_体系。

  (一)以规划引领为核心,夯实风貌保护基础

  一是加快规划全覆盖攻坚。对尚未完成规划批复的1个村庄,由X牵头,局配合,组建专项工作组,3个月内完成现状调研、村民意见征集等工作,确保2025年9月底前全部落地。建立规划“回头看”机制,每半年对已批复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重点检查村、X村等规划执行薄弱区域,对不符合乡村发展实际的内容按程序调整优化。

  二是深化特色风貌设计。在现有3大类图集基础上,新增“滨海渔村”“热带田园”2类特色样式,2025年10月底前完成《升级版农房报建风貌指引》编制。选取镇村作为“文化活化”试点,将黎族船型屋元素融入现代农房,同步建设村史馆、民俗广场,打造“建筑可阅读、文化可感知”的特色村落。建立“乡村规划师”驻村服务制度,从X大学、X设计院选派10名专业人员,包片指导10个重点村,确保设计方案接地气、能落地。

  (二)以审批监管为抓手,严控违法建设行为

  一是推行“五到场”全流程管理。严格落实《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五到场”工作制度》,在区村、区村开展试点,将到场记录纳入档案。2025年7月底前,全市统一安装农房建设智能监管系统,通过无人机航拍、视频监控等手段,对建设过程实时监测,违规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24小时内。X局要牵头建立“审批—建设—验收”电子台账,实现农房建设全周期可追溯。

  二是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整治。从2025年7月起,启动为期6个月的“风貌保卫战”行动,重点整治3种情形:对批建面积差超过20%的,责令限期整改,并处以工程造价5%-10%的罚款;对未批先建的,依法拆除并纳入信用黑名单;对破坏历史文化风貌的,追究设计、施工单位连带责任。以镇村违建案例为警示,制作警示教育片,组织镇村干部、村民代表观看,年内实现警示教育全覆盖。

  (三)以产业融合为导向,释放风貌保护红利

  一是培育特色风貌经济。在X村、X社区等试点,推行“风貌+旅游”模式,对按图集建设的农房,给予每平方米200元改造补贴,鼓励发展精品民宿、乡村研学。区要依托村黎苗风貌建筑群,策划“非遗文化体验月”活动,2025年带动周边20户村民就业,户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建立风貌保护奖励基金,每年安排500万元,对风貌_成效突出的村庄给予集体奖励,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

  二是推动农房功能升级。在X村开展“风貌+产业”试点,允许农房在不改变外观的前提下,内部改造为“前店后厂”模式,支持村民发展手工艺品制作、农产品加工等业态。X局要制定《农房多功能改造技术指南》,明确结构安全、消防等标准,2025年8月底前在5个重点村推广,力争年内培育10个特色产业示范户。

  三、强化保障,压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乡村风貌保护是系统性工程,必须凝聚各方合力,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

  (一)完善组织领导体系

  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乡村风貌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规划审批、监管、产业发展3个专项工作组,分别由X局、X局、X局牵头。建立“月调度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