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提升 > 写作技巧 > 在全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暨党建引领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暨党建引领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暨党建引领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暨引领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一号文件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市前期工作成效,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以引领凝聚多方合力,全面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作。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住建局、市资规局、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部分镇(街)分管领导,以及省级传统村落、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的代表等。刚才,X镇、X镇、X镇和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围绕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等工作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到位,提出的思路和举措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单位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使命感和紧迫感

  (一)传统村落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保护工作关乎文化自信根基

  传统村落承载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延续传承的鲜活载体。我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现有10个村被列入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录,其中6个 ……略…… “传统村落保护员先锋队”,发动30余名员带头参与古宅修缮、环境整治,带动村民自发成立“村落保护志愿队”,形成“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氛围。同时,建立“市级统筹、镇级落实、村级配合”的三级责任体系,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各镇(街)年度考核指标,实行“月调度、季督查、年考评”,确保工作落地见效。

  (二)规划引领优布局,构建“一带一点两团”空间格局

  坚持规划先行,以“空间组团联动”+“部门政策整合”为路径,构建全域保护利用格局。市住建局与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签订规划合同,构建“区域—村落—要素”三级保护体系,重点打造“一带、一点、两团”:“X文化带”串联5个传统村落,整合沿线历史建筑、自然景观资源,形成文化展示长廊;“X古村示范点”重点保护明清建筑群,打造传统村落保护示范标杆;“X产业团”和“X文旅团”分别聚焦传统手工艺传承和乡村旅游开发,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目前,“一带”沿线已完成8处古宅修缮,“X古村示范点”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修复传统建筑120xx平方米,相关规划获省级专家评审优秀等次。

  三、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找准工作短板与改进方向

  (一)保护利用的系统性有待加强,部门协同与资源整合需进一步深化

  尽管我市建立了跨部门协作机制,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部门职责交叉、政策衔接不畅的问题。例如,传统村落内文保单位的修缮由文旅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建设由住建部门牵头,产业开发由农业农村部门指导,缺乏统一的协调平台,导致项目推进效率不高。,社会资本参与度不足,目前传统村落保护资金主要依赖财政拨款,202x年市级财政投入传统村落保护资金1.2亿元,占比达85%,而社会资本投入仅20xx万元,占比15%,尚未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以镇村为例,该村计划开发民俗文化体验项目,但因社会资本引入困难,项目进度滞后原计划6个月。

  (二)活化利用的创新性有待提升,产业融合与品牌打造需进一步突破

  部分传统村落保护仍停留在“修房子、整环境”的初级阶段,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产业业态的创新设计。如街道村虽完成古宅修缮,但未结合当地传统纺织技艺开发体验项目,游客停留时间平均不足2小时,消费转化率低;镇村的传统美食“X糕”虽有百年历史,但缺乏品牌包装和市场化运营,年产值不足500万元,未能形成规模效应。,数字化保护手段应用不足,全市10个省级传统村落中,仅3个村建立了数字档案库,传统村落的文化展示仍以静态展览为主,缺乏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场景,难以满足年轻_的消费需求。

  四、强化引领与系统推进,全面提升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水平

  (一)以攻坚为核心,凝聚多方协作强大合力

  一是深化“支部建在项目上”机制,在每个传统村落保护项目中成立临时支部,吸收规划、建设、文旅等领域员专家加入,形成“技术指导+项目推进+群众动员”的工作链。二是建立“红领聚能”共建联盟,整合高校、设计院、企业等资源,开展“规划下乡”“技术帮扶”等活动,今年内计划组织10场专家研讨会,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完善群众参与机制,推行“员联户”制度,每名员联系10—15户村民,引导村民参与村落保护规划制定、项目监督等工作,设立“村落保护金点子”奖励机制,对村民提出的优秀建议给予最高5000元奖励,激发群众主体意识。

  (二)以规划落地为抓手,构建全域保护利用格局

  一是加快“一带一点两团”规划实施,2025年底前完成“X文化带”沿线环境整治和标识系统建设,投入资金5000万元完成“X古村示范点”二期修缮工程,启动“X产业团”传统手工艺工坊建设,力争年内引进10家文创企业。二是构建三级保护体系,在区域层面划定保护控制线,严格_新建建筑高度、风貌;在村落层面编制保护发展规划,明确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在要素层面建立传统建筑、古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